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鸿隙> 第一节 昆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节 昆仑(1 / 2)

如果说,有两座山脉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气质的符号,那么,在周无忧的心中,答案一定是泰山和昆仑。

不是秦岭,虽然他沉淀着数千年的历史记录,凝重而厚实,可却如此沉重,沉重得渐已老去;也不是华山,虽然他如此的险峻雄奇,可也那么单薄;同样不是黄山,虽然他的美是那般绝对和纯粹,可他的格局,却也是如此的微小,承担不起更多的重责……

在周无忧看来,泰山便如一座重鼎,镇守着山河大地,自古以来,无数帝王登临泰山之巅,封禅天下以示皇权的永固和四海的安邦。雄壮和博大是他的内在气质,刻印着对权势的觊觎和对**的追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魂魄。

而昆仑,则巍巍立于西极之陲,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气息,承载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浪漫的遐想。瑰丽而神奇是他的独特韵味,无数有梦想的士人在理想破灭、对现实失望之后,回首西顾,在莽莽昆仑之中,找寻着精神的寄托,那里是中国人灵魂的栖息之地。

莽莽昆仑,横贯东西数千里,不知有多少深谷奇幽坐落其中,不知有多少峰回路转徘徊于内。周无忧一路行来,看过戈壁的长河落日与孤烟斜挂,尝过沙漠的炎炎炽热和寂寂苦涩,踩着冰天雪地,攀过雄岭绝域,心中几分惶恐,几分壮怀。

曾为稚嫩羞涩的莘莘学子,为了理想而孜孜不倦,却迅速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和绝望;曾为青春冲动的热血青年,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却被心中发誓呵护的花蕾刺倒,在声色迷醉中沉沦不起。

看淡了一切的男子,本想舒适的度过再一次的重生,却意外中拥有了坚定的信念,而这信念,让他如此执着,其代价也如此惨痛。

这信念,让他站在了这方世界的巅峰,再进一步,就要去往那方国度;这信念,让他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昆仑,继续寻找信念那方的天地。

昆仑,是为万山之宗、万神之乡,无数传说都与这个称谓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仙威赫赫的西王母、人中之龙的周穆王、法力无边的九天玄女、登台封神的姜子牙……还有金樽掷地、琼浆宴饮的瑶池圣境和群仙毕出、道门圣地的玉虚仙宫……

春风已度千山,吹得满山遍野花开,也吹得冰雪融化成清澈的山泉,载着浮冰和融雪,化入滔滔大河。一切都很美,一切又都很险,若非周无忧先天大圆满的绝强身手,如果不是他背囊中牛筋的坚韧,那白莹莹的雪原早就将他埋在地下,那透明冰层的清脆早已让他坠入深谷。

跨过险峻玉珠,攀越冰封的坐忘,趟过刺骨的昆仑泉,沿着圣洁的沱沱河,周无忧一路向西,不断深入着。

张川拓真人当年飞鸽传书请求总观接应,惹出了六十年前武林中的腥风血雨,无数江湖儿女为之性命相弃,将自己葬送在荒山野岭的同时,也成全了六十年后的周无忧。可惜鸽子携带不了太多重量,一张轻便的小笺上叙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这些来龙去脉便极简洁。

沿河西行三日,南十五里,状似莲花之谷地处,真人因为饥饿,洞中斩蛇而食,蛇腹中吃出了一枚玉简……

难题三处,其一,真人的脚力,沿河西行三日,大概多远?真人歇了几个时辰,行了几个时辰?三日又是什么概念?是两日半还是三日半?因为按照通常说法,这两个时间段都可笼统归之于三日。另外,这三日里,途中有没有去过其他地方?

其二,南十五里中的南,是什么方位?到底是西南,还是东南?亦或者就是正南?因为在这个时代,习惯上统统称为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