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鸿隙> 第七节 八卦乾元总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节 八卦乾元总决(1 / 2)

天色大亮,周无忧起身,以泉水洗漱已毕,用了早饭,来到洞外打了一套太极拳,自觉精气神已调至最佳状态,便回到洞府,取出一段棉绳,搁在盛放油脂的小碗中点燃,黑暗的洞府中立时便亮了起来。

周无忧将三枚玉件自脖颈上摘下,按顺序在掌中拼凑,三枚玉件合一,柔和的光芒亮起,继而消退,一枚玉简从掌上缓缓升起,停在空中。

再次见到这一幕,周无忧一阵欢喜,复又一阵感叹。稳住心神,闭眼冥想那玉简,识海中忽有所觉。那感觉玄妙莫测,说是文字,却非文字,说是图像,却非图像,便如本身便存在的道理,冥想之后便懂了,至于为何懂了,自己却不明白。

片刻之后,周无忧睁眼,第一步如何开始,已是成竹于胸。

玉简所载功法名“八卦乾元总决”,修炼之前,先需将自身铸成鼎炉,再以鼎炉炼天地之灵为丹,成八卦之象,得乾坤元气。此功法霸道浑厚无比,功成之日,渡天地浩劫、霞举飞升也是不难。

因此,第一步便是将自身铸成鼎炉。

如何成鼎炉?其实便是江湖中传闻的先天。

人有十二正经,即手太阴经、手少阴经、手太阳经、手少阳经、手阳明经、手厥阴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又有八脉,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十二正经为体、八脉为用。十二正经对应分属的穴位,这是固有而明里的,八脉几无穴道之分,不属腑脏,亦不分表里,循体内别道而行,故又称奇经。奇经八脉主协调沟通十二正经之用。

其中,十二正经分阴阳各六,任脉主六阴经,督脉主六阳经。将任脉及六阴经练熟,督脉及六阳经融合,任督二脉贯通,十二正经以任督二脉为统,阴阳相合,为一小周天。

到此,便已步入先天之境,可这只是开始,乃先天之境的最低层次,周无忧所知道的,只有正一教护法天师、奉德真人张正行达到过这个境界。

待八脉与十二正经全部融会贯通,为一大周天,方算是达到先天之境的圆满。此刻,内力对身体的改造已初步完成,身体成为适合养气炼丹的鼎炉,接下来以此鼎炉修炼,才算是步入修仙的正路。无数才智卓绝的高人,都是卡在了这里,无法寸进,终于还是化为灰灰。

玉元老道所传周无忧的玄元功,其实便是八卦乾元总决中的起步功法,除了个别步骤和线路稍有不同,基本上都相同。这几处不同的地方,也不知是当年自己那个便宜师父黄离生记错了,又或是别的原因,总之与原功法相比,显得不甚畅快,感觉有些别扭。此刻周无忧当然按玉简所载,重新改正回来。

观想完玉简,周无忧也有些明白了。之所以黄离生和师兄玉元老道进展甚慢,除了擅改功法外,关键在于没有天地元气作为引导。所谓天地元气,本是天地中自然存在的一种灵力,故此很多修仙之人又称之为灵气。周无忧能在观想玉简时体会到那种微凉、滋润、充实的感觉,那就是灵气,玉简本身所带的灵气,渺渺然不可言状。

离开玉简稍远,那种感觉便消失无踪,至少周无忧在山洞中感觉不到。

八卦乾元总决中将自身化为鼎炉,也即修炼至先天的方法,需要自身冥想出内劲来,以浑厚的内劲自我铸就鼎炉,这个过程以内劲为主,却需要灵气为引。因此,同样是修习玄元功,周无忧佩戴玉件后进境极快,玉元老道不戴玉件,数十年来才通了两条半经脉。

如今三枚玉件合一成为玉简,其中所带的灵气显著增强,周无忧以前只有一枚戴在脖颈上时,只能若有若无的感到一丝,如今却能在其一尺之内便可体察得到,照此想来,进益必将极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