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清穿太子妃> 第二百一十章 求合葬(大结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章 求合葬(大结局)(1 / 2)

两年后,大清派出的商队终于赶了回来。去的时候是一个船队,回来的时候却只有两艘主舰剩余了。不过就这两艘主舰带回来的财物就几乎没让胤礽乐开了花。这回可真是运出去丝绸瓷器和茶叶,带回来真金白银和铜铁了。

八阿哥这个负责人也十分满意,在询问了回来的人,知道没回来的船只和人员并不仅是在海难中丧生,也有遇到海盗和海路上拦截的别的国家的商船以后,十阿哥一脸阴笑的对八阿哥请示道:“八哥,弟弟这两年训练的水兵这会能用得上了吧?船只也造好了不少,是不是该让男儿们出海转转了?”

九阿哥两眼里金元宝具现化的看着带回来的一箱箱财物,也跟着凑话道:“是啊是啊,凭什么咱们的货就该被抢?凭什么海路上只能那些黄毛拦截?咱们也该主动出击了,不说把海路的控制权抢回来,就是打击打击猖狂的海盗也行啊!”

八阿哥在广州经营了好几年,心也早就野了,不过他还是知道分寸的说了一句道:“待我请示一下皇上,等皇上正式下了令,咱们也好名正言顺的行事!”

“那还等什么?赶紧的吧!”九十阿哥异口同声的说道。

九阿哥更是加了句道:“咱们那皇上二哥可不是吃得了亏的,有这两船的好处运回去,皇上肯定第一时间应允!”

果然,当胤礽收到八阿哥八百里递来的折子以后,第一时间就下发了放权的圣旨,他不管八阿哥他们哥三儿怎么折腾,反正把大清周边的海域给清剿干净就行。另外胤礽还说了,大清往西方的海路若是能畅通一下也是可以的,反正这事就交给八阿哥全权负责了,胤礽这会一边忙着内政改革,一边还要忙已经开打的准噶尔之战呢!

策妄阿拉布坦是个牛人。是个野心家。不过用他那一个脑袋瓜想比得上周边所有的蒙古部族还有大清内虎视眈眈的四十三十四甚或是胤礽身边的智囊团,那就歇了菜了!

当准噶尔部消耗了一些傲气十足的蒙古诸部的有生力量以后,胤礽终于姗姗来迟的御驾亲征着解救好盟友去了。蒙古人热泪盈盈的期盼到了大清帝王的到来,然后已经跟准噶尔部打出火气的蒙古儿郎们一个个跟吃了大力丸一般骁勇善战。再加上胤礽选择出征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准噶尔部人疲马乏、缺衣少粮的时候,于是几乎四面夹击腹背受敌外加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带着老弱妇孺打仗的准噶尔部儿郎们,终于被胤礽这种无赖似的做法给击溃了。

至于历史上让大清甚为困扰的西藏,不用说。淑贤好歹还隐约记得不少清穿文里有大将军王收复西藏的事,于是西藏已经事先被胤礽派了不少八旗兵丁驻守,准噶尔部真心没能在拉萨烧杀抢砸一番,他们粮食金银皆不够了!

胤礽意气风发而去,志得意满而归,至于已经快被撵到冰天雪地的俄罗斯吃天然冰棍的准噶尔部,他们出去就别想回来了。

这场战争准备了许多年,打起来却没用多少时间。之后胤礽又把准噶尔部的地盘分给了一些蒙古其余的部族,准噶尔部那里还是水草丰美的,所以地儿不能白给你。拿银子换吧!而战俘也是同样,谁的部族儿郎们损失多需要弥补。那就用银子买战俘吧!剩下老人还差点,妇孺的所需更多,谁让妇人能生,孩子能长呢?

如此,一场战争的消耗和增收也就两两相抵了,再加上海上贸易的得来,国库不减反增。胤礽的名声一时无两。

战事结束,紧接着就到了胤礽和四阿哥所一直关心的内政改革了。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原来是康熙五十年时康老爷子提出来的,不过老爷子这会还没等提出来就退位了。于是这项惠民并且能流芳千古的好政策就被胤礽提了出来。

但是永不加赋也不是没有弊端的,最起码大家税收少了,能吃饱了,然后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古代自然就可着劲的生孩子,孩子越生越多,原来还能够一家子吃饱的粮食渐渐地也不够了,民以食为天,吃不饱饭,自然要造反,像乾隆和他之后那么多造反的百姓,就不能不说是有这方面原因。

当然,这点在史上就提出摊丁入亩的雍正就有办法解决,于是在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之后,胤礽又在大清搞了几个试点,开始实行摊丁入亩的改革。

农税降下来,百姓们渐渐富足。接下来就是改商税了!要知道商人才是最有钱的,比地主还富裕。现代时商税也是极高的,淑贤自然不忘提起这点。所以地位比不上农民之后,税收也增加了,虽说商人们一时间怨声载道,但一来他们的话语权并不高,二来胤礽也给商人们开了一些近海贸易的活路,所以有了好处的商人们,渐渐也销声匿迹了。

这些税收的问题搞定后,废除贱籍、火耗归公等惠民政策也相继提出,然后又有民族政策改土归流,当然这些都是四阿哥的政治抱负,但四阿哥提出后,胤礽见这种改革对国家有好处,也就一一实行了。

先不说民族政策,只说那些惠民政策,免不了就要损害地主官僚的利益,所以这些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胤礽这些年的太子当下去,耐心上是比得了旁人的,他一点一点改变,先试点再扩充,争取把反对声音降到最小,如此几年十几年下去,总算是在弘智继位前看到效果了。

当然,惠了民也不能忘了官,政通才能人和,若是一个皇帝没有给你实心办事的官员,那跟傀儡又有什么两样呢?胤礽还是很爱名声的,就是他不爱名声,总有一帮老臣跑去跟康熙哭诉以图压制住胤礽侵犯他们的利益,这也要命不是?

所以胤礽也逐渐开始笼络百官了,首先就是给当官的加工资,不是说高薪养廉么?加了工资一来减少官员贪污事件,二来也算是收买人心了。再说如今西洋贸易越来越见成效,再加上十阿哥卯足了劲的打劫海盗。九阿哥涨红了脸的拿大清的‘土坷垃’试图换回国外的真金白银,再加上八阿哥统筹能力太强,从沿海赚回的抢回的银钱可不要太多哦!还有商税源源不断的做后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