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南洋之王> 第二十六章 智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智利(2 / 2)

从西向东首先是一条狭窄的海岸,然后是山脉,然后是比较宽的高原。在中部这个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场。智利和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边界线是安第斯山脉的东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和复活节岛也属智利。

年平均降雨量在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为12.7毫米,在圣地牙哥为375毫米,在南部的火地岛为5800毫米。

智利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16世纪处于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其中,北部的乌鲁人、孔萨人和中部的阿劳坎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渔业,有的已能制造铜器和金银器;南部的奥纳人、雅甘人等靠渔猎为生。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秘鲁以后,派他的伙伴阿尔马格罗于1535年侵入智利。因遭印第安人袭击,1538年逃回秘鲁。1540年,皮萨罗又派巴尔迪维亚再次侵入智利,陆续建立圣地亚哥、康塞昔西翁和瓦尔迪维亚等城镇,智利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此后,印第安人继续坚持战斗,其中间劳坎人长期控制着比奥比奥河门南的领上,智利初由秘鲁总督管辖,1778年西班牙王室设置智利都督府和检审庭,作为智利的最高统治机构。殖民统治时期,智利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小麦、玉米: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大片土地,推行委托监护制,强迫印第安人从事农业劳动或采掘贵重金属。他们使用各种手段搜刮财富,给当地人民造成严重灾难。智利人民曾在1651、1655、1723、1766、1780年多次举行起义。

1810年9月18日,圣地亚哥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权,成立独立政府。1814年10月秘鲁总督派兵前来恢复殖民统治。智利民族志士在奥希金斯领导下越过安第斯山,与圣马丁的军队会合。1817年,这支军队在圣马丁指挥下进军智利,2月12日在查卡布科大败西班牙殖民军。同年,奥希金斯被推举为智利最高执政官。1818年2月12日奥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独立,成立共和国。

而陈敬贤选择智利作为第一站的目的地,自然是有他的全盘考虑在里面。自从1879年智利与秘鲁因硝石产区而发生了所谓的‘太平洋战争’后,它在南美洲便成为了一个地区的小列强般的存在。

事实也正是如此,智利漫长的海岸线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是带来了海军的强盛。纵观智利在一战中的表现,就不难发现,智利的发展和海军的成长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特别是实行了所谓的‘国会共和期’后,更是如此。这个时期的智利,几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火中间商。游走于列强之间,收购或自制战舰,向其他国家进行出售。中国,日本都买过他的‘商品’。

而所谓的‘国会共和期’,就是1891年,海军军官j·蒙特发动内战,夺取政权。此后,地主阶级联合大进出口商通过国会控制政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到1920年。这个时期,智利的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方面,一切都为商人为先。在这个背景下,智利开始对外不停的贩卖军火,海军也在这种情况下快速成长。

智利,瓦尔帕莱索港,陈敬贤一行抵达了这里。自从邮船在利马补给后,就再没有停顿。一路风平浪静的抵达智利,并没遇到大的风浪。下了船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位于南半球的智利,十月份正是夏季的开始。

;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