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四十三章、盖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盖房(2 / 2)

子晴觉得三婆婆特别会说话,真说得人心里热乎乎的,沈氏又陪坐了半天才回家。

第二天,老爷子找了村里常给人盖房子的头头罗师傅,一起看了曾瑞祥留下的图纸,关键地方都有文字说明,可惜,罗师傅不识字,子晴接过图纸详细解说了一遍,曾瑞祥画的正是北方的四合院,正房五间,坐北朝南,主屋是长六十尺,宽十五尺,中间的屋子用做客厅,长度一边占多一尺,因为是在南方,要考虑夏热的问题,房子的举架定了九尺,中间房顶最高处是十尺,用木板吊顶,子晴知道,这边的房子都是用木板吊顶,整成一个小阁楼,堆放柴火、稻草等。

东西厢房各盖四间,大小和正房一样,东边住人,西边是灶房,一边连着餐厅,一边连着净房,三间通着,净房专有一个独立的灶烧热水,沈氏嫌炒菜锅怎么洗也有油味,紧挨着正房的一间用做书房。倒座和正房一样四间大房,一边两间,中间是一个院门,本来整个房子就是一个凹字,沈氏说不好看,瑞祥后来又改了,院门那添个门房,成一个完整的口字。大窗户全朝里开,都有房檐和三尺宽的走廊,中间还有一块空地,水井就在灶房门口的走廊外。

子晴换算了一下,整个建筑占地约为六百平米,建筑面积三百四平米,院子有二百平米的空地,当然没有包括走廊,罗师傅看完图纸听完解说,只说了一句话:“我的乖乖的,这得花多少银子?”

这时三婆婆家的三儿子曾瑞玉过来了,老爷子和曾瑞玉、罗师傅三个一起去了镇里唯一的一家烧砖窑,先把青砖青瓦定下来,让先送过去一部分,货到付款。

当日下午,子晴的几个堂叔又拉来了好几车的大石头,说是买来筑地基的,石头比青砖耐用还便宜,曾瑞祥交代他们从附近的村子寻来的,沈氏赶忙问价付了银子,几位堂叔说这些还不够,明天接着再拉去。

次日一早,十个工人来上工了,先划线打地基,这次沈氏征求他们的意见,还是愿意拿四十文一天的工钱不管饭,不过,沈氏一般会在中午时蒸上一锅馒头,炖上一锅骨头汤给他们送去,他们干活就更尽心尽力了。今年收的小麦一直没有卖,这会正好派上用场。

曾老爷子每日都会过来,做些力所能及的琐事,一般都会留下来吃顿中饭。沈氏抽空带着子禄去收了地里的黄豆,一直忙了五六天才算都弄回家来,毛豆杆毛豆夹晒干了做柴火,倒是和油菜一样,一点也没浪费。

子晴觉得这次比收油菜小麦都轻松,因为豆荚晒干了就自己爆开,不用怎么拿木槌捶了,自己省了不少力。

月底曾瑞祥回家时,所有的地基都已垒好,净房的斜坡也做好了,老爷子偷偷地问曾瑞祥哪来那么多的银子,得知是卖西瓜挣得,夸了一句,“还是你媳妇有算计。”就没再说别的了。

地基垒好了,往上垒墙就快多了,毕竟青砖是平整的,不像石头还要对平整了才能糊上,所以用了半个月,厢房和倒座房基本完工,地面也铺上了整齐的青砖,正房还差房顶,这时,应该要办酒席,叫上梁,这算一件大事,猫扑中文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