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597 世道好像变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97 世道好像变了(2 / 2)

在这些日子里,新安城木墙的几个大门外,早上八点前都会聚集一群带着随身工具的土人,从携带的工具种类就能看出做活的类型,有的带着麻布口袋,这是去道路施工工地背沙子用的,有的背着背篓,这是给正在兴建的各种建筑背转头瓦块和碎石的,还有手里握着木棍,肩膀上挂着绳索的,显然这些人将去码头做搬运工。

人群里相当大部分是扶老携幼的一家人,毕竟哪怕是老人,只要腿脚利索,也能找到一份吃饭的活。

早上八点,每当那个用铁条和红木拼装起来的简易木门打开后,这些早已等在门外土人们就会蜂拥而入。

进入新安城的人们并不是有组织的群体,人们完全是自发的汇聚过来,也没有什么专人去分派这些劳动力,他们和她们能自由地在围墙内找工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只是在不同的建筑工地有各种围栏,这些人想要进去干的话,要先经过警备队士兵们的“审查”,这些士兵们的任务是看你适不适合这里的工作,当然主要是看体力。

一旦获得了进入许可,一个工头会过来给他或者她交待工作,施工工地的活种类繁多,各类人都有,现场也很忙乱,但隐隐的还是很有秩序,人们各司其职,个干各的,有分工也有配合,这是侯相麟坚持不懈几个月下来努力培训属下的结果。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侯相麟根据身体条件的不同,划分出许多工种,不同工种间的报酬差别很大,土人们或者去码头广场背矿石和木料,或者是去修路的工地打石头,也可以去河滩挖沙子,捡鹅卵石,当然也有通过审视后,可以去总督府建筑工地打零工的,那里的活路比较复杂,如果干不好就没有第二回了,不过,那里的待遇最好,伙食也是最丰盛的。

其实能挣得最多吃食的工作是去码头背矿石和木料,但那是个重体力活,体力一般的人通常坚持不到两三天,那里的搬运工每背趟货物都会得到一支长短不一的木签,长签表示这趟背的多,短签表示这趟背的少,凭此签能在傍晚收工时获得一定数量大米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换取其他东西,比如红糖、朗姆酒、布匹、铁制的锄头、镰刀、火镰和铁锅等等。

当然了,如果你想要银子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要银子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显然,想换取这些东西和银子不是一件容易事,一个壮汉需要在码头上背一整天的矿石,能获得大约一钱多银子的报酬,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月,就会有三两多白银的收入,要知道,在整个南洋地区,一个小康家庭的月平均收入是四两白银,因此一个码头搬运工的收入在当地普通人眼里绝对是高收入了。

对于不愿意或者没有体力当码头苦力的人来说,也可以去不远处的工地找到一面旗幡,那里有两个总督大人的手下给他或者她指派今天的工作,比如搅拌灰浆,抬石头、给砌墙的个人打下手,或者由一位总督大人的手下带着四处收集大石块,然后装上牛车运到工地。

老人、半大的孩子和妇女也能找到敲石头、运杂物、运水等诸如此类的“轻松活”。

当然了,除了能吃饱饭以外,这类工作在傍晚获得的报酬就要少得多了。

但是不管怎样,附近土人们很高兴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人们经常是一家几口进城,分别去不同的工地干活,到了晚上再集合回家,男人在码头背矿石,女人带着孩子在工地干杂活,不但全家一天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晚上还能带着吃食回家给老人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