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324 关于荷兰人和大清的那些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4 关于荷兰人和大清的那些事(2 / 2)

徐志在旁边插话道。

“没错,为了这个根本利益,任何代价都可以付出嘛,哪怕对外出卖主权奴颜卑膝都在所不惜,反正出卖了什么你普通老百姓也不知道。各位应该都知道那段历史的,大清朝玩到了最后,连‘宁赠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政策都出来了。

因为人家心里其实都很明白,洋人只是要利益而已,但本国老百姓却很有可能造反要他们的命!也就是说,洋人不是敌人,甚至还是朋友呐!而自己治下的人民,则人人面目可疑,必须严加防范”

“是的,任柯你对这一点倒是看得很透,给你点个赞,你这个年龄阶段的年青人,很难有看得这么透的”

此时徐志对任柯笑道。

“哎,徐哥,不管怎样,咱也是多年的思考和生活摔打出来的啊”

任柯的一副煞有介事的回应居然让不少人发出一阵哄笑,纷纷说你穿越时才大二上学期,二十岁有没有啊?生活又摔打你什么了?还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太装逼了吧

然而任柯立刻回应说,虽然我年青,但这两年我泡电脑资料室的时间也有够多,你们在菜园子里喝茶聊天的时候,我却在学习!

行行行,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任柯你可以的,我们看好你呦!现在别说了,咱们继续听朱哥讲历史。

围观群众立刻出言止住了任柯跟菜园俱乐部那帮人可能的歪楼行为。

于是朱北国继续讲道:

“所以对的统治者而言,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前途、人民幸福、民族尊严这些东西,在八旗江山这个根本利益面前都是浮云!

所以,只要能保住旗人们的江山社稷,理论上讲,没有什么不可以出卖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交易的,更没有什么不可以付出的代价!”

朱北国说到这里,下意识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大伙面前渡着步子,演讲更加的抑扬顿挫:

“刚才任柯说的对,在旧世界的历史上,康熙皇帝为了灭掉庇护朱明皇家子孙的郑家势力,可以说是无所不用之极,历史记载,康熙曾经联合荷兰人一起进攻澎湖大员岛等地,条件是事成后将上述岛屿‘交还’给荷兰人,只是后来荷兰人畏惧郑家水师强大,且这个时候英国人进入了东南亚,跟西班牙人一起争夺荷兰在南洋的香料利益而无暇北顾,此战略最后才不了了之。

不过,那时清廷里也有明白人,比如汉臣李光地、福建巡抚姚启圣和郑家水师叛将施琅等人,他们都力主大力训练水师,放弃闭关被动的战略,充分发挥国力,大造水师战船,欲与郑家一争高低。

而康熙也出于江山稳固的考虑,也很英明地支持了李姚施等人的主张,此时大员岛毕竟偏于一偶,国力有限,加上水师统帅刘国轩受郑氏排挤避难澎湖,郑军士气低落,所以最后才让康熙拣了一个‘统一祖国’的便宜。

然而当年的大清朝野还是闭关锁国的思维占优势,后来即便是占了大员岛,朝廷里仍然有留弃只争,当然这是后话。

而毫无疑问的是,康熙之所以做这一切,是为了巩固江山社稷,两边是天然的仇敌,是为了对朱明皇室斩草除根,所谓塌卧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总之,无论是《禁海令》还是《迁海令》什么的,都是手段,在那些统治者眼里,做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其余都属于微不足道轻如鸿毛之事,牺牲起老百姓来那是毫不犹豫决不手软的!”

朱博士越说越激动。

“所以说啊,鞑子不灭,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有前途!”

魏宏在旁边恨恨地说道。

“不过,清廷的迁海政策不仅没有达到从经济上困死郑成功的目的,反而迫使他们走自立之路,搞起了开发大员岛、开拓海外贸易的事业”

朱北国接着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