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85 造我们自己的大铁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5 造我们自己的大铁船(2 / 2)

虽然那个脱硫脱磷的工艺不算太复杂,所需的辅料比如石灰、氧气什么的也不是难以制备的东西,但我说的没办法控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石灰的纯度,这跟化工水平有关对吧?另外,就是检测手段欠缺。

至于纯度问题,得问问咱们这里的化学专家们,赵老师他们……”

华立回头望了望远处正在跟安娜谈笑风生的一个中年人,接着又转过脸继续说道:

“赵老师是化学老师,听说还是化学世家呢,人家祖上老祖宗是炼丹的,上午聊天的时候他还告诉过我,因为目前缺乏精密的检测设备,我们根本无法精确鉴定物质的成份!

王姐您说,我怎么知道这炉钢水里硫和磷达到了什么水平?唯一的办法就是搞经验积累,而且,如果原料产地变了,或者批次变了,说不定又得重新积累数据,所以说很麻烦的,总之这需要时间积累。”

华立提高音量对四周的人群说道。

“那为什么不给我们精密检测设备?”

人群里有人问道。

“安娜的理由也很充分,他说给我们的设备都是我们有能力复制的,你们别瞪我啊,这是他说的!

所以,可持续且能够在新世界的条件下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技术和装备他才提供。

因为安娜认为一旦给了我们超越自身能力的精密检测设备后,很可能会产生某种危险且脆弱的依赖性,毕竟那个时代整体工业水平和社会生产力条件有限,我们想在新世界实现自我更新,就应该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上进。

因此那些超出我们复制能力的装备对我们不仅没有帮助,一旦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那就对我们有害了!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华立的说法让四周一时变得很安静,半晌才有人回应到:

“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守着这一大堆工业设备,还要从零开始吗?”

“那倒不至于,但是肯定需要想办法先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才能发挥这些工业设备的作用。”

显然人群里有人对安娜的做法有了一些理解。

“对呀,所以我们只能将就那个时代的条件有选择地逐步发展我们的工业。”

华立话没说完,围观群众里就有人急切地发问道:

“问题是需要多长时间?有生之年我能不能用上家用电器?至于电脑网络什么的就算了,电气化什么时候能实现?”

“这个嘛,如果从起步阶段算起,渐渐发展起来后也许可以,但十年之内,肯定没有把握实现全面的电气化,二十年内也难说。”

华立对此回答得很干脆。

众人听了,有摇头叹气的也有点头若有所思的。

而华立则耸耸肩摊摊手,回头又望了望正在驾驶舱顶部跟孙老他们谈笑风生的妮可继续说道:

“所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可是楼里的那些医疗设备挺先进,我们好像也难以复制,为什么就提供了?”

“那些医疗设备不对外开放啊!只能用于我们自身知道么?”

站在旁边的护士徐柔立刻回应道。

“你们看,这就是为什么不能造自由轮这样的大船的理由。”

王雪这时才对刚才发问的人回答道,把话题拉了回来。

“那,我们能造什么船呢?别告诉我你们守着这一大堆工业设备只能造木头船!”

人群里几个年轻人语调有点泄气。

“哈哈,那你们就太小看我们了,告诉你们吧,只要王姐那里设计的船排水量不超过三千吨,十年之内,你们想要什么样的船舶钢材都可以!这一点我敢在这里保证!当然了,成本要另说哦!”

华立笑了笑,脸上终于透出了某些自信。

“这样啊?那应该还说得过去吧,我记得三百年前的海上君王号排水量是多少吨来着?”

“好像是不到两千吨吧,还是的木头的。”

“嗯,是木头的,好像有铁皮装甲吧?”

“我记得也就是六、七十米长,十几米宽,吃水五、六米,嗯,在那个时代应该是大船了,听说仅仅是大炮就装了一百多门呢!”

“那种破青铜前装炮吗?射速慢的要命,有效射程还不到两公里,打的还是实心弹,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这么说吧,如果我们开发出排水量一千吨以上的混合动力铁制帆船的话,真的能称霸海洋呢!”

“是啊,像骄傲号那样的船就没有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