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武侯后传> 第17章 芙蓉火锅酒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芙蓉火锅酒店(1 / 2)

诸葛亮说,“如何瓦解蜀国各自形成的派系,特别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三大自然派系,是我多年来一直思考和无法破解的难题!”

“没有想到,你用一个军校,就把这些问题逐步解决的办法找到了。”

诸葛晨说,“要想把这种旧的派系思维改变,就要用新的团队来融合!”

“正是,”诸葛亮说,“你通过让这些士族的后代从军,让他们融合在一起!”

“从而瓦解了上一代人形成的隔阂!”诸葛亮说,“高明!”

“我准备3月下扬州去寻找吴普”,诸葛晨说,“找到吴普和华佗的药书!”。

宫里来人了,“宣诸葛晨进殿有要事相商!”

诸葛晨告别了诸葛亮,骑马来到了宫门口,这时候宫门口停着几剩马车。

看着这些华丽的马车,但是这时候的马车却有诸多不便,一是只有两轮,前面是搭载两匹马的身上的,只有靠着马儿的行动来转向。

“是时候研究出四轮的马车了!”

四轮马车更加平稳,容量更大,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转向柱的问题,如果能加减震就更棒了。

而此次下扬州,如果仅仅靠骑马的话,对于不经常骑马的人,路上却是把双腿磨的很惨。

如果搞个马车,一路且行且歇,看看风景,路上不是舒舒服服的。

进的宫来,蒋琬、费炜、杨仪等人已经围坐一起,刘禅坐在上首。

“御弟来的正好,我们正为娇子币的推广问题发愁呢?”

蒋琬讲这段时间的娇子币发行的情况做了说明。

“目前,娇子币已经发布出去了,但是民间的积极性不高,老百姓不肯用哇!”

“究其原因,”费炜说,“主要是大家认可银两,铜钱,而对娇子不敢信任!”

“小军师,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诸葛晨沉思了一会儿,向刘禅等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应尽快成立一个娇子司,用于运作娇子币的管理,而且还可以为我们国家增加收入!”

“还能增加收入!”

“对,这个收入将来是很大一笔收入,目前应该由蜀府来管理!”

“娇子司为总司,然后设立各地分部,主管娇子币的发行,蜀府财政划拨,税收上缴等,以往的地方税收都是放在各地郡县的府库里,其实不是很安全,也不方便.”

诸葛晨建议到,“我有三个建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蒋琬连忙说,“小军师请讲!”

第一个建议,就是尽快成立娇子司,尽快成立各地分部。

第二个建议,就是强制蜀府各个系统内率先使用娇子币,各部采购、发行俸禄、军费开支、项目开支,统统使用娇子币。

“那么,原有府库的银两怎么办呢?”杨仪问道?

“黄金、白银,统统收到成都国库,作为储备!”

第三个建议,就是在娇子司实行现有银币与娇子之间的兑换业务,银两可以快速兑换娇子币,鼓励银两回收到国库。

总之一句话,就是限制银两的使用,而鼓励娇子币的流通。

听完这三个策略,几位都陷入了思考。

蒋琬说,“小军师真是雪中送炭,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呀!”

诸葛晨说,“有见于此,我建议在汉中建立于魏国和东吴的边贸关口!”

“这可以更加扩大我们娇子币的使用,从而制衡两国的发展!”

“建立通商口,”蒋琬道,“这个以往都是民间自发的!”

诸葛晨说,“我们蜀府简历官方的边贸,凡是未经过边贸同意的交易,均视为违法的!”

“这样,我们可以用娇子币来进行边贸,鼓励边贸两边的商人用娇子币来流通!”

“这个可以一试,”刘禅等人虽然听了诸葛晨的建议,但是对于具体运作还是有些懵圈。

“这样吧,”诸葛晨说,“我正好准备过几天去一趟边境,看看军事环境”。

“如果大王和诸位大人信的过的话,就授权我去汉中边境先做一个试点!”

蒋琬说,“如此正好哇!”

于是,刘禅给了诸葛晨一道圣旨,并酌令汉中的官府和边关予以协助。

诸葛晨找军机处要了一份三国的地图,魏国、蜀国、东吴的交界处就在汉中、襄阳、荆州这一片。

关于当年不是大意失荆州,其实荆州是一个边贸最佳的地方,但是现在要想孙权要回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不过,这次诸葛晨倒想想试试!

诸葛晨回到家中,思忖着如何把火锅店如何开起来。

家中的管家说诸葛府给予支持的,原来是丞相府的一名幕僚,叫刘琪,有一些文化、懂一些算数。

诸葛晨将自己的算数方法也交于了刘管家。

诸葛晨一早起来,写了一篇招聘文书,命管家贴于府们前。

由于大多数的官府家都是位于交通要道上的,所以来往的行人也比较多。

中午时分,很多人看到军师府的文书了,诸葛晨在自己们门口,立了一个大大的布告牌,可以贴很多东西的那种。

“快来看,军师府又招人了!”

招聘广告:兹有军师傅拟开一食坊,招聘一下人员若干。

餐厅掌柜一名,前厅主管一名,跑堂20名(前厅人员均男女不限);

招募厨师数名、厨房下手数名、洗菜洗碗保洁数名(男女不限)。

以上人员,均要求能够接受文字、算数培训,能吃苦耐劳。

一经录用,包吃包住,还有月供。

管家带了连个下人,在军师府门前,摆开了桌子,开始登记。

人们看了布告,纷纷奔走相告。

听说有包吃包住的,对于这个时候的人,就是极大的诱惑力了。

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开始登记报名了。

由于要求有一定的识字,至少要能够写自己的名字的,很多老百姓都有些不甘心。

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看起来倒是认识不少字。

“姓名?”

“糜英!”

“你应聘什么岗位呢?”

糜英说,“我可以应聘掌柜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