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侦探推理>往生道结> 莲花之祸 112.三十六道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莲花之祸 112.三十六道众(2 / 2)

后正一道迁入鹤鸣山之中,修上清宫,炼龙虎大丹。张天师得太上老君真传《黄帝九鼎太清丹经》而炼得神丹,服之而得清净无为之道。又得老君所授《太玄经》二百七十卷,悟得天地宇宙奥妙之法。如此,张天师在青城山收八部鬼神,降伏六天魔王,群妖乃灭表绝迹。后又修行二十余年而终得大道,于年一百二十三岁在云台山羽化成仙,至此开创道门雄雄浩荡法派。

如此天纵英才,又得天人助力,实在百年难出其一。自张道陵祖师之后,其子张衡承祖师法脉。张衡虽得张道陵天师真传,但是难承其要,算是四平八稳渡过一生。

张衡之子张鲁虽有雄才,但其志在庙堂,正一道只是其政教合一的统治手段。张鲁豢养军队割据一方,成就蜀中一方天下。后来虽然制定正一道法规律令,但其意旨在教派团体的制度化,而摒弃了原来张道陵祖师创立的道门深奥秘法,如此只得其形难得其意。如此,正一道开始越来越浮流于尘世,而偏离了道义妙法的钻研。祖师传下来的多数道门修心法门也在战火中被摧残殆尽。

直到张鲁之子张盛继任正一道第四代天师,决定追随祖宗遗志,重新将正一道拉回创教宗义之中。故张盛给自己取名道号“符宗”,世称“符宗道人”。

张盛开始重礼道法,苦心钻研道学经典和道门理论。无奈自张道陵天师以后,许多道义心法未得传承与发扬,加上当时天下乱世,战火纷争,道门理法及理论经典皆毁于一旦。如此,张盛天师想重新扬名正一道的志向推行起来极其艰难。

如此过了五十余载,符宗道人虽然修为精进,但是终是难以突破凡躯肉体,避不开尘世浮华聒噪。不仅如此,正一道众道徒更是无一人修得清净之道。眼看着自己大限将至,最终避不开如同凡人一般归于尘土,张盛无限唏嘘。更为惆怅迷茫的是正一道最终何去何从!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众人提出了一个悲壮的办法。道门修行乃是吸收日精月华,夺天地之灵气化为己用。而人乃是天地之灵,若能夺人之灵气便是取精中之精。如此,在一帮立志恢复正一道光华的道众之中,有人提议推举出一些修行境界颇高的人群,将他们的灵气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以促成此人顿悟,修通天地法门。

张盛在一开始极力反对,但是道众意志坚定,视死如归。并且,眼看着自己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道法和心法上也没有任何精进突破。如此下去恐怕正一道会越来越脱离本心及至衰破。

最终,张盛的身体支撑不住,卧床不起,恐怕时日无多。道众之中有三十六位修为境界出类拔萃之人挺身而出,将自身三魂之中的人魂和七魄完全供宇符宗道人,而自己因为没了幽静入不得轮回,便长眠于鹤鸣山中,天地二魂护卫左右,以自身躯体培育,长成现在的这三十六株人脸树。符宗道人本来修为就高,得到三十六位高人的幽静灵气,立刻顿悟,从此脱离尘世羁绊,肉身成圣!

符宗道人成圣之后,开始带领正一道重新走向正轨,心法、道术皆突飞猛进。道门从此推向第一波高潮。符宗道人感叹这三十六道众的无畏精神和牺牲精神,将他们留在鹤鸣山清净之地,自己则率众重回龙虎山。如此,才有了今日龙虎山之盛况。</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