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玄幻魔法>焚戮纪> 第四百九十五章 谁人都是求仙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五章 谁人都是求仙人(1 / 2)

虽然来到自己这里喝酒的人有无数,不过对于陈王嘴中提到的黄半仙此人,记忆尤其深刻下,至今酒瞎子都还记得其曾经前来讨酒时用来换酒的故事。

“之前确实有王爷口中这么一个修仙之人来这里喝过酒,那人也怪有趣的,喝了我一碗梨花酒,听我瞎摆谈几句后,便一直吵着要交给我修仙之术嘞,不过最后硬是给我拒绝了。”

因为是背对的原因,所以陈锡康看不到身后酒瞎子脸上的表情,不过仅从酒瞎子口中流露出来的语气来看,陈锡康知道,当初黄半仙来到这里喝酒时,该是喝得很尽兴了!

只要酒喝的尽兴了,那黄半仙该是又将自己断掉的修仙之路给续上了。

心中如此想着时,陈锡康也朝身后的酒瞎子淡淡开口:“那喝酒的黄半仙说不好还真能成为一尊红尘中的神仙之人,其要是再找到你,可是少不了要馈赠你的。”

“毫无作为,那里敢承其人情呢。”

“哈哈哈,酒瞎子,若有求仙之心,该是有成仙之姿的。”

如此豪迈的说着时,陈锡康也虎步生风的走出了小酒屋,而周围的人们将陈王对酒瞎子的评价听在耳里后,只是一脸疑惑的看向双眼失明的酒瞎子,实在不明白陈王如此评价酒瞎子的一句所在。

不过即便从酒瞎子的身上看不到任何求仙之姿,但对于陈王的话又不敢抱有反驳之心下,人们的疑惑更加浓郁了。

听到陈王豪爽的声音,心眼之下见到那团炙热的光晕正渐渐远去后,酒瞎子也没有再开口,只是微微一笑。

当初遇到黄半仙时,酒瞎子又何尝不知道黄半仙乃是一个恐怖而又纯粹的求仙人呢。

陈锡康从小酒屋中离开了,不过继其之后才进入到小酒屋中的人们却都抱有同样的疑惑时,也纷纷对酒瞎子问出口,好奇陈王为何要做出那般评价。

想到酒瞎子的小酒屋中时常有人在此喝酒,听闻酒瞎子之言后突破瓶颈的事时,人们对于陈王所说之事尤其在意。

身上平平无奇,除了得天独厚的心眼便一无所有下,酒瞎子确实与修行扯不上任何关系,所以人们好奇问出口时,其也只是借着陈王乃是故意打趣自己这样的说法蒙混过去了。

陷入僵局后的白龙郡因为陈锡康与夏春秋的突然联手而被打破时,如今接连大战,两军联合下将太武大军尽数驱赶后,白龙郡中又暂时安静了下来,不过天下之大,一方安详,其他地上可是风云变幻!

三川郡中的战斗正打得如火如荼时,九江郡中,因为王马和吕驴带着大军临近的原因,其中郡王也变得紧张起来,而在天下战事变化莫测时,长安大明宫中,诸多不平之事接二连三后,也终于迎来一件大喜事。

这一天的长安大明宫中,随着产婆在二皇妃的房间中不断催生,而后一身婴儿的啼哭从屋中传来时,一直在门外等着的先帝宋开阳与晈太后脸上出现喜色时,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放松下。

不过二皇子宋胤的孩子虽然出生了,但是作为父亲的宋胤此时还镇守在天兴城中。

太武想要借着强汉的三方之乱世而参合其中,想以此谋大利的心思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已经表现的十分明显,不过不管是阴山之外,还是如今的白龙郡,亦或是被宋胤稳稳镇守住的天兴城,太武几乎难有所获。

皇室有新血脉诞生,这在大明宫中自然是知道的欢庆的事情,而知道二皇子的孩子诞生,而且还是生的一男孩后,文武百臣纷纷道贺时,大明宫中也立即开始筹备一月之后的满月典礼。

毫无疑问,一个皇室新生胎儿的降临,其满月之日绝对是一剑值得欢庆与高兴的日子,不过如今立即投入到筹备之中的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的时间里,足够强汉大地上发生巨变了!

大明宫中,二皇子宋胤夫人产下一男儿的事情迅速传遍天下后,顿时人尽皆知大明宫有喜事发生,而大宫中有大喜之事可以庆祝时,此时的盘龙山中,已经暗中展开调查后,开国公与伏龙大谋士心中的疑惑更加浓郁了!

悄无声息的来到盘龙山后,伏龙大谋士与开国公不止一次隐匿气息上山,不过皆在凌霄宝塔中感受到了不对劲的龙脉之气后,二人也越发笃定陈锡康心中所说,盘龙山中有变故,不过始终没有找到信中所说的七盏星灯,伏龙大谋士与开国公也没有选择退走。

一联想到七盏星灯,伏龙大谋士郭易总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后,不查明星灯之事,其已经下定决心不离开,即便郭易知道如今白龙郡混战,西陲也即将对九江郡发动攻势,但其依旧不打算回去给陈锡康出谋划策。

陈锡康从小到大的成长郭易都看在眼里,所以其对自己的弟子有自信。

盘龙郡中,因为太尉也从长安之中前来的原因,为避免行踪暴露,暂避风头下的伏龙大谋士与开国公也从盘龙山上退了下来。

不过虽说因为太尉的到来而暂时收敛了一下动作,但也正是因为太尉都出现盘龙山这一举动,让二人更加相信盘龙山上一定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惊人秘密!

无论是年老退位已久的开国公,还是一提到西陲人们就会想到的日沉阁伏龙大谋士,郭易与开国公于天下的名望绝对不低,所以现在为了行事需要,二人也乔装打扮了自己。

此时一家安静的酒楼中,郭易静静的看着手中由影子内阁传来的信件。

一目一行,字句读过,在心中思索着信上所说之事时,郭易也将信封递给了开国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