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洪荒旧事> 第八章 心本慈略了因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心本慈略了因果(1 / 2)

鸿钧老祖一离紫霄宫,这些大神顿时议论声纷起,宫中一阵喧闹,而后人渐散去。倒也难怪,千古修道为哪般,还不就是证得混元,成就圣人之身,自此万劫不磨,不死不灭。只是眼下圣位共计有八,其中一位已经被老祖钦点,与了那新来的青莲道人,剩余七尊圣位,此处数十人,其中论功行神通,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又有十数人,如那盘古元神所化的道门三清,西方而来的两位尊者接引、准提,与三清一样同列鸿钧门下的女娲,再有妖中皇者,其时正掌洪荒天庭的帝俊、太一两兄弟,女娲之兄伏羲,那红云道人、妖师鲲鹏、血海冥河等等,也在其中,余者虽有神通,却难与以上诸人相争。不过即便如此,圣位还是不够分。

此时但闻老子对元始通天言道:“老师门下剩有圣位七尊,我等为盘古元神所化,乃盘古正宗,有开天之大功德在身,想来却是可以为圣。”元始应道:“师兄说的是,我等当为圣。”通天也道:“却是正理。”众人听了虽有不满,但也知道三清成圣乃是天数,鸿钧讲道,真正的入室弟子只收了三清与女娲,他人都算外门旁听,是以这三尊圣位的确争不得,皆不作声。

唯有陈年长笑一声,立身而起,对着三清言道:“大善!想盘古神通,犹胜大道,三清成圣乃天数使然。”又取出两面小旗说道:“世事无常,天道难测,贫道但借这两样灵宝,欲想化解一段因果,两位日后自知。”言罢与了老子与原始,一面是离地焰光旗,一面是素色云界旗。两件先天灵宝,便是在强者如云的洪荒,也是数得着的灵宝,老子二人愕然归愕然,却也极是喜欢,依旧收了,原始正欲开口相询,想不到陈年又朝接引、准提走去。

陈年打了个稽首道:“两位道兄有礼。”两人急忙回了一礼,均在心道,这青莲道人声名不显,如今甫来紫霄宫却得道祖钦点圣位,方才谈笑间送出两件先天宝物,当真不可小觑了。只见接引道人脸色疾苦,面露慈悲,准提道人一身清气,儒雅非常,陈年却不多言,像方才一样单刀直入,取了一面玄黑色小旗与了接引道人道:“此旗可作了却因果之用。”正是当年取自血海深处的五方灵旗之一,玄葵血刹旗。他舍不得青莲宝色旗,非是两旗威力有差距,同为五方先天灵旗,各有神奇妙用,难分高下,只不过一来青莲宝色旗姓名属性与自己有缘,时间长了增了喜爱之意,二来也另有重要用处,这才换了玄葵旗给接引道人。

至此再不出口,长笑声中离了紫霄宫回不周山洞府去了,余下众人一头雾水。

你道陈年早已证得混元,身上更有几件威力无穷的先后天至宝,为何到了紫霄宫中却有些唯唯诺诺,和一干未证混元之人相处,也没个圣人风度,在鸿钧老祖面前行事更是如履薄冰。这里面前世商人心性不过是小因,陈年真正所惧的,唯有天道而已。

陈年成圣后一直在想,何为天道?既然世间自有天数,那强行逆天之人作何处置?先后炼化天地玄黄玲珑塔与混沌钟之后,他道行又是大涨,明了不少道理,这才知道,后天第一功德至宝与盘古斧所化三大先天至宝之一,这两样宝物的归属,算是天道大势,与他并没有机缘,三清之首的老子与东皇太一合该是命里注定之人,洪荒之中要借此了却许多因果。

其实细细想来,玄黄塔刚一出世便被陈年拿下,而混沌钟却是避了他千年的,若不是太一即将出世,怕还不会现身为自己强抢。他成圣后强行炼化成自己的宝物,坏了大势,实为天妒。

换了个没心没肺的人也就不去想了,偏偏又记起《封神榜》里,三清圣人吃了鸿钧给的什么丸药,若是再起纷争的话好像也是能杀死的,心中不禁有些惶恐,不知鸿钧会不会追究自己,是以急忙赶去拜师问道。

(原文如下:鸿钧分付:“三人过来跪下。”三位教主齐至面前,双膝跪下。道人袖内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三粒丹来,每一位赐他一粒:“你们吞入腹中,吾自有话说。”三位教主俱皆依师命,各吞一粒。鸿钧道人曰:“此丹非是却病长生之物,你听我道来: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有先将念头改,腹中丹发即时薨!”)

此番紫霄宫问道,却是从鸿钧口中得了不少收获,那一日讲道只是末节,重要的是问的三个问题心间倒已明了。

所谓“小势可改,大道如一”,讲的是日后无论何等大劫,圣人只要不干预大道,一般弟子门生性命这种小势却可变换,留于群圣计较。

至于一句“百年后吾既已为大道,混元圣人岂能改之?徒废心思而已”,当真振聋发聩,原来当年得那玄黄塔与混沌钟,竟是侥幸至极,那时鸿钧未证大道,难以干预,换了百年后老祖舍身合道,成为大道化身,自此鸿钧即为天地,天地即为鸿钧,天势运转,自然有他主持,圣人想要干预,也不过徒费心思。好在鸿钧老祖不复追究往事,只管未来天道,真真乃是大幸,这郁于心头的担忧终于算是放下了!

先前结下的因果,倒也有趣,依照鸿钧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何为知?成圣之后方能算出与圣人结下的因果,所以陈年把三面灵旗送了出去,那几位成圣是必然的。何为不知?东皇太一成圣无望,殒落乃是天数,是以陈年睬都没睬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