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砖CFA考证记> 七、源、元、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源、元、缘(1 / 2)

天空挂着浮云,就像把棉花糖倒挂在湖水下一样。校园里坐落着建筑也生长着杂草,人们奔走在楼宇之间就好比蚂蚁穿梭于野草里一样。空气中流动着风,把自然万物联系在了一起。

一阵风从张司源耳边吹过,呼呼地响。他敲了敲办公室的门,难掩忐忑的心情。

“请进。”

小张进屋后,随手带上了门。

“孔老师,你找我?”

坐在张司源对面的是孔丽生,她是这届经济学系的辅导员。大一开学至今,张司源作为班长一直和她频繁地打着交道,他经常会被请去办公室,不由准备,说来就来。不过今天小张似乎嗅到了细若游丝的异样。

“院长办公室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说话间,孔丽生抬眼望向张司源,“邮件上投诉了总务处一名姓柯的工作人员。这人常年负责保管教学1区的电教话筒,你认识这人吗?”

“认识。”张司源回答得毫不犹豫,这点倒是很出乎辅导员的意外。

“那你知道这封邮件具体都投诉了什么内容吗?”

“该员工常年玩忽职守,不守规矩。不仅暗地里向借电教的同学索要烟酒好处,还屡次在晚自习期间,强行切断用于联欢开会教室的电源作为威胁,其态度之蛮横,行为之恶劣,恐唯建校以来史所未见。不惩此人,不足以显我校之威严,不查此举,不足平我生之愤懑……”

张司源的目光游离在了一片白墙上,他字正腔圆地背诵着字句,这内容和那封邮件上所写一字不差。没错,那封邮件的始作俑者这是张司源本人。

“是你写的咯?”

“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那你知道,总务处的这些人多少都粘着点裙带关系嘛?”

“具体内幕不知道,但是多少猜到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猜到了,你还敢去捅马蜂窝?”

“咽不下这口气。于公于私我都问心无愧。”说话间张司源又把目光迎向孔老师,一副刚正不阿、慷慨就义的模样。

“你知道上头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吗?”孔丽生看着毫无城府的学生,故意眯起眼睛,目光涣散而迷离。张司源被她盯得有些没了底气,难不成她是作为校方的代表,要对自己进行“处理”?

“不……不知道……”

“有些事情存在即是合理的。那人不仅对你们这样,就是我们院的团书记也吃过他的闭门羹。他既然能常年在这个位置上作威作福,你以为单凭你的一封邮件就能扳倒他吗?”

“事在人为。”尽管张司源有了不妙的预感,但他还是坚守着自己的立场,或许是面子使然吧。孔丽生暂停了回应,屋子里传来了数十米外操场上的运球声。

张司源的喉头一紧一缩,不自觉地咽了口口水。紧张,紧张得就和当初他点击鼠标发送邮件一样。十多秒后,辅导员方才再次开口:

“好吧,那个员工被劝退了。你很幸运,上头要重新组建领导班子,算是给你捡漏了。不过凡事要沉住气,做这种事前,记得和我先打个商量。”

张司源绷紧的面色瞬间由阴转晴,“孔老师,刚真的被你吓着了。”

“原来你也有怕得时候。我还以为你就是个愣头青呢。”

“老师说笑了。对了,学校怎么知道是我写的邮件,是通过电脑ip地址锁定了我们宿舍,然后找到我的吗?”

班长这话把辅导员问得一头雾水,她不明就里地反问了一句:“你这封邮件不是直接署名了吗?”

原来张司源在发送邮件前直接默认了显示发送者姓名的选项,他的粗心之举阴差阳错成了实名举报,怪不得孔丽生称他是愣头青。

“哦……”

“实名举报这种事情容易遭人记恨,你最近注意些安全吧,毕竟把人的饭碗给砸了。”

走出办公室的张司源长舒一口气。尽管实名举报并非出于他的本意,但好歹解决了例行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他感觉身子似乎一下子轻了十斤,甚至跳上一跳就能够得着天上的那朵云彩。

孔丽生说得没错,因为校高层内部势力的博弈,小张的那封投诉邮件正好被人拿去做了文章。那位被辞退的“爷”说白了就是别人的一只狗,打狗自然是打给主人看的。只不过对于这层不足为外人道的门道,不谙世事的张司源暂且还是看不透的。

自从收到《机器猫》,近期课间时候张司源总是捧本小册子,爱不释手。人一旦入了戏,便会一发不可收拾。下课时间不足以过瘾,就容易侵占上课时间“不务正业”。所以这阵子,小张都刻意坐在了教室的后排,因为担心任课老师找他麻烦。

这招屡试不爽,可偏偏这节英语课碰上了小班教学。一个教室里坐不满二十个学生,每个人的小动作都被讲台上的老师尽收眼底。这道理张司源不是不知道,可他依旧我行我素,谁让这书记录了他的童年呢,谁让这书是周淼送他的呢?

上课都20分钟了,小张依然盯着漫画书不管不顾,完全没有收手的意思。任课教师陶流已经给足了学生面子,多余的脸面像是溢出的水般淌在了地上。虽说覆水难收,可她偏要把面子给找补回来。

“我们来听写一下单词,最后一排那个同学,你上来到黑板上来写。”

教室的最后一排只有张司源一人,倒数第二、第三排都是空着的。小张走上讲台的时候顺手把小人书插进了裤子后面的口袋。

陶流口中报出一个又一个单词,张司源的作答行云流水。铿锵有力的书写致使粉笔摩擦出刺耳的高频噪音,似乎是在宣泄着不满。学生面无表情,单手插兜,一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傲气。

随着拼写的难度逐步升级,单词变成了词组,词组成了短句。讲台下能跟上陶流语速的同学已是寥寥无几了。这场小测验逐渐演绎成了陶流和张司源的“单挑”。小张两年前就考过了英语六级,三个月前他还考了托福,论词汇量,这小伙可不是吃素的。正因为付出了别人看不见的辛劳,所以才在这当口挥洒得风轻云淡。

一切皆有因果。

听写测验结束,张司源转向陶流,顺势挑衅地上扬了下下巴。陶流微微一笑,便让他回去就坐。学生走下讲台的时候还听见了老师的一句表扬,“这位同学作答的很棒,大家要向他学习”。他似乎毫无悬念地赢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不费吹灰之力。于是落座后的他再次掏出《机器猫》,继续看着蓝胖子。

人不轻狂枉少年。

铃声响起,陶流宣布:“下课。”说话时候她已经来到最后一排,站到了张司源的面前,“把小人书拿出来吧?”

小张被问得目瞪口呆,他困惑对方怎么可以在这时候翻旧账呢?

“我刚才所有测试题都答出来了啊。”

“我刚也表扬过你了。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儿吧?”陶流语气和蔼,但是字字诛心。

“你还是班长对吧,把书拿出来吧,咱们私了。”陶流的语气似乎沾染上了一些黑道的意味。张司源很不情愿地把书本一点点地抽了出来,这同他刚刚在讲台上的大将风范判若两人。这套书总共45册,这本是第37册。

教师一把夺过书本,轻蔑一笑:“这书先没收了。”

“哎?老师,下次……我不看了,行吗?不是说好私了的吗?”小张的口气一下软了下来,就和片棉花糖似的。

“对啊,我一没告知你们辅导员,二没通知教务处,不就是私了嘛?”

“那抄课文都行啊,别收我书,这是我私人物品。”

“因为是私人物品,才有‘没收’一说啊。我总不能没收黑板椅子吧。书就先放我这儿,你看得那么投入,我也想瞧瞧它是有多好看。如果你对我的处理有意见,可以去教务处。不过……”听到这里,学生的表情又刚硬了起来,可当陶流把最后一句话说完,他又瞬间没了脾气。“不过,教务处老师要是对你格外关注了,保不齐奖学金就打水漂了。”

陶流通过刚刚听写测验,推断这学生应该是奖学金的有力争夺者。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施于“教学”领域,也可以用于“整人”时刻。像小张这般“品学兼优”心高气傲的孩子通常不会当面服软,旁人也很难抓到他的把柄。但是这类学生最在意自己的学分绩,在乎能不能拿到省市或是国家级的奖学金。

人,一旦有了欲望,也便有了软肋。

“那老师打算什么时候把书还我?”张司源试图和对方博弈,尽管他的手里已经没了筹码。

“期末考试之后再说吧,你要有今天的表现才行哦。”

姜还是老的辣。陶流把归还日期和归还条件都说得模模糊糊,这反倒能对张司源形成束缚。此时此刻,小张心里一百个后悔,怎么就选了她的课呢。望着陶流远去的背影,学生心里默念了好几遍“三八”。

学校小超市里,张司源无精打采地拎着红色的购物篮,周淼站在他的右手边,形影不离地跟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之间,无论关系的亲近远疏。

“没想到堂堂张公子也有被人治得服服帖帖的时候啊?”周淼说话间,一脸的挑逗。

“她就是小心眼。自己输了还不愿认输。”

“你现在不也是这样嘛,输了还抱怨?”

“我说你怎么胳膊肘朝外拐啊?”

“你看你,又迁怒我了。来,自己摸摸头。乖。”

“哎。”

张司源叹气的表情就和上了岁数的人一样。今早这事儿,他的确犯了小孩子脾气。

“锅锅不要难过了,想想接下来怎么办吧。要不你去找辅导员,让她替你求求情。都是女人嘛,说不定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来,摸摸头。”

摸摸头,人就会开心起来,这是女孩自己发明的理论。

“千万别,这事儿怎么能捅到辅导员那里呢。”张司源说着拿起一袋饼干丢进了购物篮里。

“试试呗,万一她善心大发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