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明孤忠李定国> 一七五 龙骧营辗转返滇 巩国公请命赴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七五 龙骧营辗转返滇 巩国公请命赴黔(2 / 2)

就在文秀返回滇都的同时,粤西义师亦纷纷群起响应定国的号召,四处出击。其中李胜、李乔华所部占据郁林,何奎豹、李盛功所部占据怀阜,梁忠所部占据富川、贺县,曹友所部占据太平。当地僮族百姓也在清军的压迫下揭竿而起,以罗法达、房仁伦等为首领,攻略临桂、永福、荔浦、修仁等县。

定国派往厦门的信使也在此时抵达了海上。不久前,郑成功方才率军收复了闽安,并在护国岭大败清军,斩杀清军梅勒章京阿克襄。

眼见抗清形势一片大好,郑成功自是心情愉悦,难得这次没有拖拖拉拉,在览信之后,立即回书一封,派效用官李景与来使共赴云南。

书云:“数遣信使,只候好音,山川修阻,或达或否,计在老亲翁照中。前粤东之役,不佞立调水师,期会五羊,进止相左,深用扼腕。然疆场之事,一彼一此,桑榆想非遥。滇,狐鼠改步,东西南北,共带宗周,此社稷之灵,而实老亲翁撑持之勋。不佞间,歼酋灭丑者数矣。拜聆鸿猷,殊深喜慕。今宸居既云巩,而帝业未可偏安。况中原有可乘之机,胡运值将尽之时。宜速乘势,并力齐举。兹不佞现提水陆精锐,收复闽浙,熏风盛发,指日北向。愿老亲翁卷甲长驱,鼓行迅击,首尾交攻,共焚济河之舟,表里合应,立洗腥膻之穴。然后扫清宫阙, 盟畿辅,岂不大符夙愿哉。”

回过头再说永历帝,为了表示自己与孙可望重修旧好的诚意,他非但没有搬进金碧辉煌的秦王府居住,还命定国派人将王府严加保护起来,不允许任何人前去骚扰府中家眷,并又一次和定国商量起与孙可望修好之事。

在永历帝看来,孙可望在云贵经营多年,实力强劲,只要愿意停止内斗,一致对外,复兴大明仍然大有可为。

永历帝的想法同定国不谋而合,尽管先前几次主动和解都被孙可望断然拒绝,但念及满清依旧虎视眈眈于外,在这个节骨眼上,无论如何都不能与孙可望决裂。

从行宫出来,定国立刻就去找了巩国公白文选,二人商议一夜,最终决定由白文选返回贵阳,当面向孙可望陈述利害。

可永历帝感念于白文选先前安龙护驾之功,却是犹豫不决,情不自禁地连连摇头道:“万万不可!秦王深恨巩国公,此时若去贵阳,恐有性命之忧!”

定国早已料到永历帝会是这样的反应,连忙耐心地解释道:“皇上,臣以为正是由于巩国公与秦王之间有所误会,才更应当派他回去,只有双方将误会全部消除,才有重新修好的可能!”

白文选也在一旁也跟着说道:“若臣不回去,以秦王心性,断然不会尊奉皇上!现如今秦王拥兵二十余万,而我只有三万,一旦矛盾加剧,引发冲突,后果不堪设想!至于臣之安危,臣自忖秦王虽然暴戾,但毕竟与臣有着几十年的交情,应当不会置臣于死地,最多也就是挨上几板子,骂上几句,这事也就过去了!”

永历帝还是放心不下,忍不住又劝了白文选一句:“巩国公,朕思来想去还是不妥,保险起见,要不另派他人前去吧!”

见永历帝迟迟不肯答应,白文选心中着急,立即伏跪于地,叩首请命道:“国家安危重于泰山,臣一人之性命如能救国家,也算死得其所!臣意已决,请皇上允准!”

永历帝无奈,只得在百般叮嘱之后,允准了白文选的请求。

从行宫出来,白文选见四下无人,立刻将定国拉至旁边一个僻静无人的角落,低声私语道:“今保国公、夔国公皆秦王死党也,此二人重兵于辇毂之下,而淳化伯更是每日伺于陛下左右,人心叵测,不可不防!此次和议,还须劳烦晋王奏请陛下,遣淳化伯与末将同往贵阳,如此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定国听后连连点头道:“还是巩国公想得周全,我这就回去禀奏陛下!”

在听完定国的奏报后,永历帝遂将淳化伯张虎召至后殿,对其言道:“秦、晋二王皆是我大明擎天巨柱,义当和好,此事关系重大,须爱卿与巩国公同去一趟贵阳,不知爱卿是否愿往?”

张虎先前迫于形势,无奈选择归附定国,一直苦于找不到脱身的机会,今日听说要派他去贵阳,自是求之不得,当即跪拜受命。

永历帝于是从头上拔下一支金簪,赐于张虎,意味深长地叮嘱道:“卿等此去,务必使秦、晋二藩和好如初,每行一事,每言一语,总要为祖宗社稷着想,如此卿等之功名方能够永垂竹帛矣!此簪乃朕赐卿之信物,但见此簪,便如见朕亲临!”

张虎叩拜谢恩,旋即离开行宫,悄悄找到王尚礼和王自奇二人,对他们密语道:“吾此去贵阳,不出半年必与秦王整顿兵马来取云南,二位将军届时打算如何接应?”

王自奇思忖片刻,继而言道:“此事不难,有保国公驻军城中以为内应,吾则将兵马屯于楚雄、姚安一带,只待秦王自黔而来,吾便率军从楚雄而下,两面夹攻,里应外合,共取滇都!城内之兵不过三万,又皆疲弱,不过螳臂当车耳!”

张虎听后大喜,遂向二人辞行,而后匆匆回府打点行装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