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明孤忠李定国> 上部 风云际会 五十九 星夜奔袭向襄阳 生擒信使得兵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部 风云际会 五十九 星夜奔袭向襄阳 生擒信使得兵符(2 / 2)

“干!干!干!”听完了徐以显的分析,诸将皆是群情雀跃,恨不得马上就赶到襄阳城下。

在统一了所有人的思想后,张献忠当即挥军杀出夔门,为避免走漏风声,张献忠下令将沿途驿站悉数焚毁,驿马编入军中。

郧西一带屡经兵火,人烟几乎断绝,义军一昼夜疾驰三百多里,攻打巫山不克,旋即撤围,从房、竹走远安、当阳,并于二十五日攻克兴山县城,俘杀参将吴国懋、知县刘定国。

就在此时,斥候来报,说郧阳巡抚袁继咸正率军向这里赶来,为了尽快到达襄阳城,张献忠决定让罗汝才带着主力人马在此阻挡袁继咸,自己则亲率全部两万骑兵,打着官军的旗号,一日夜驰行二百余里,抵达了距离襄阳不到百里的宜城。

大战在即,张献忠下令全军在此休整一夜,并派出斥候潜入襄阳城中打探情况。

依照张献忠的安排,定国将龙骧营五千人马屯驻于宜城北门之外的汉水南岸,待营寨搭建得差不多了,定国见天色尚未完全变暗,当即吩咐亲兵队长王国仁带上二十余名亲兵,随他一道出营巡视。

众人沿着通往襄阳的官道一路前行,大约走了不到五六里,忽然只听身后隐约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在朦胧的夜色中,隐约可见一骑正向着他们的方向疾驰而来,在这个时候还敢大摇大摆走官道去往襄阳的,必定不会是义军。定国赶忙吩咐大伙下马分散隐藏于道路两侧的草丛中,并在路中间布下了三根绊马索。

不一会儿功夫,那骑由远及近,很快就来到了定国他们埋伏的地方。

随着定国一声令下,三根绊马索“噌!”的一声,几乎同时从草丛中拉起,绷得笔直。那马儿跑得正欢,根本没来得及作出反应,便摔了个人仰马翻。

那名骑手跌落在地,晕头转向地挣扎着刚刚爬起身,众亲兵已然一拥而上,将他捆了个严严实实。王国仁快步走到骑手身后,朝他腿窝子就是狠狠一脚重踹,骑手吃痛,双腿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王国仁上前一步,从骑手身上搜出了一封书信以及一枚只有半截的铜质兵符。

从王国仁手中接过书信和兵符,定国借着微弱的月光仔细一看,这居然是一封经火漆密封的火急文书,上面写着:“兹派遣中军守备刘兴秀驰赴襄阳,递交襄阳兵备道张大人,仰沿途州县驰传护送。”,右上角还有“急密”二字,背面中缝是发文的年月日,并盖有督师辅臣行辕的关防大印。而那半截兵符则是由黄铜铸造,闪着乌金般的光亮。

定国放下火漆文书,走到骑手面前询问道:“你是刘兴秀?”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小人上有老下有小,只要不杀小人,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刘兴秀磕头如捣蒜般不停地求饶道。

“没骨气的东西。”王国仁一脸鄙视地说道。

定国却是一摆手,示意王国仁退下,随后拍了拍刘兴秀的肩膀,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放心吧,我不杀你,不过现在还不能放你,待几日后咱们义军打下了襄阳城,自会让你回家与家人团聚。”

刘兴秀见小命保住,自是千恩万谢。

定国于是让王国仁带着众亲兵尽快将刘兴秀押解回营,严加看管,自己则将火漆文书和兵符揣入怀中,飞身跃上“二斗金”,扬起马鞭,直奔张献忠的中军大营而去。

此时,派往襄阳城的斥候也已经回来了,并将城中兵力空虚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告给了张献忠。张献忠大喜之下,立刻连夜找来军师徐以显,商议袭取襄阳的计划。

虽说襄阳兵少,但毕竟城防坚固,盘查严格,二人议了老半天仍没有想出万全之策。这时,突然听说定国来了,张献忠连忙将他唤进大帐。

尽管张献忠知道定国此来必有破敌良策,但还是明知故问地打趣道:“这大半夜的,你小子不睡觉,跑老子这里来作甚?”

“父帅!军师!且看这是什么?”定国兴冲冲地快步上前,将火漆文书和兵符呈到了帅案之上。

张献忠瞥了眼帅案上的火漆文书,又拿起兵符,放在手中仔细端详了一阵,忽然哈哈大笑道:“好啊定国!你小子干的漂亮!这下可有好戏看了!中军何在?”

听到张献忠喊自己,中军急忙匆匆进帐,抱拳道:“敬帅有何吩咐?”

“给老子擂鼓聚将!”张献忠轻捋着长髯,得意洋洋。

“啊?敬帅,夜已深了,将军们应该都睡了吧!”中军一脸错愕,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睡个鸟!给老子擂鼓!想睡的,都他娘的进了襄阳再睡去!”张献忠两眼一瞪,重重一拳砸在了帅案之上。

“诺!”中军见状连忙答应一声,转身快步离帐,擂鼓去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