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明孤忠李定国> 上部 风云际会 四十八 罗汝才身陷绝境 张献忠扎筏强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部 风云际会 四十八 罗汝才身陷绝境 张献忠扎筏强渡(2 / 2)

看见罗汝才的手势,亲兵很快为他牵来了一匹战马,除了几十名无法行动的重伤员,被分散安置在当地百姓家中,其余的八百余人皆随着罗汝才一齐上马,离开丰邑坪,与定国一道走进了西边的大山深处。

两军合营后,张献忠决定再次西进川东。

得知官军主力正在四处集结,为了不打草惊蛇,张献忠将人马藏匿于山中,并花重金买通了附近的山民,使他们不向外界透露自己的行踪。

为了尽快渡过巴雾河,张献忠带着义子张可旺和张定国以及一十八骑亲兵悄悄摸至河边,测量河水的深浅,经过一番考察,最终确定了在下游鱼住溪进行抢滩作战的方案。

从河边回来,众人正欲沿着崎岖的山径返回大营,谁知就在这时,前方忽然传来了一阵说话的声音。

“隐蔽!”随着张献忠一声令下,大伙迅速下马,将马匹藏于密林深处,然后折返至道路两侧,在灌木丛中埋伏下来。

不一会儿,就见有人朝他们的方向走了过来,众人躲在灌木丛中,往外一看,原来是二三十个贩米的山民。

张献忠暗自庆幸,正打算等这帮人通过之后再继续前进,谁知意外的事情就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生了。

一名山民由于腹痛难忍,将挑米的扁担随手往地上一扔,忙不迭地冲进旁边的灌木丛。只见他把裤子一脱,就噼里啪啦地解决起来,不曾想这才刚解决了一半,陡然抬起头,这才发现有十几双眼睛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

空气中透着一丝尴尬的气息,过了许久这山民才想起来大喊一声:“救命……”

没等他喊出第二声,嘴就被人给摁住了,山民的同伴闻声相继放下扁担,一起向着灌木丛走来。

眼见无法躲藏,为了避免泄露行踪,张献忠只得下令全体出击,那些山民哪里是这十几名亲兵的对手,只在片刻功夫就被尽数撂倒在地。

“父帅,杀了他们,一了百了!”张可旺举着刀,毫不犹豫地说道。

听说要杀他们,这群山民吓得是魂飞魄散,纷纷跪地求饶,声称绝不会泄露半句。

定国于心不忍道:“他们不过是些平常百姓,若是不分好歹,一味滥杀无辜,我们与那些官军又有何区别?”

张可旺望着定国,一脸的不屑:“二弟,那你且说说,这帮人杀不能杀,放不能放,却该如何处置?”

定国正要反驳,倒是张献忠先开口了,只听他淡淡地说了一句:“不必争执了,连人带货,尽数带回老营!”

随着张献忠一声令下,这群山民虽然无奈,但还是被用黑布蒙上了双眼,一路押解回老营中,直到次日方才释放回家。

也多亏张献忠当机立断,他们才刚走没多久,官军派来巡查的两百骑兵也由此路过,双方惊险地擦肩而过。

六月二十日清晨,张献忠率大军冲出大山,兵临巴雾河。

这巴雾河至巴雾山流出,经大宁、大昌,至巫峡而汇入长江,水深浪急,岸险石阻,无论行船或是浮马,皆难以强渡,四月时,罗汝才曾在这儿渡河失利,折损了不少兵马,如今旧地重游,自是心有余悸。

“敬轩啊,这儿水流湍急,两岸皆是峡谷高山,加上川军刘贵率部据险而守,若想强行渡河,恐怕并非易事!”驻马于河畔高崖之上,望着前方奔涌咆哮的河水,罗汝才露出了一丝胆怯的神情。

听罗汝才把话说完,张献忠却是哈哈一笑,不屑地说道:“不然!”

话音未落,只见张献忠将刀一横,指向对岸,厉声说道:“传我军令,即刻伐木造筏,明日辰时全军出发,抢渡巴雾河!”令有不前者,斩无赦!”

随着军令下达,整个东岸山谷瞬间忙碌起来,众人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只用了不到一昼夜功夫,就打造出了一千多具大木筏。

待至天光大亮,随着张献忠一声令下,定国指挥着三千西营将士,一半执刃,一半摇橹,分乘三百具木筏,顺流而下,直扑下游鱼住溪而来。

随着众筏下水,张献忠又令张文秀在东岸山谷中多置旌旗,擂鼓呐喊助威,一时间峡谷中鼓声雷动,气势如虹。

“不好了!贼兵渡河了!”西岸的川军见到在河中劈波斩浪,汹汹而来的木筏,顿时慌了手脚。

然而闻讯赶来的刘贵,望着密密麻麻布满河面的木筏,却是哈哈大笑道:“大家不用惊慌,随我应战,定让这些贼兵葬身鱼腹之中!”

自打张献忠入川,刘贵便无数次地设想着流寇渡河的方式,在他看来,对方无论造出多少木筏,无非是选择白天强渡或是夜间偷渡,然而巴雾河暗礁众多,夜晚偷渡无疑是自寻死路,因此也就只有了白天强渡这一个选择而已。

对于强渡,刘贵依托着峡谷天险,自是有恃无恐,根本就没把张献忠放在眼里。</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