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明豪贾> 第七十九章:苏州织造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九章:苏州织造府(1 / 2)

苏州府吴县自古便是江南的中心。

也是苏州府中最富庶之地。

此地不仅土地肥沃,而且商贾云集,说大明最富裕之地,也不为过。

苏州织造府其实就是为宫廷,皇族供应思织品的皇商。

除去供应皇族外,如今也有很多西洋,南洋,东洋商人前来织造府进货。

可以说如今的织造府是这个时代真正世界巨商。

全世界的丝绸,绫罗绸缎都出自苏州织造府。

而且织造府所得不计入朝廷收入。

而是直接归入了皇帝的内帑之中,所以苏州织造府都是由皇帝的亲信太监直接管理,经营。

无论是大明内部的商人,还是海外商人,或者是皇族之人。

都必须经过织造府监造。

当真的肥差。

在明朝,织造府监造包括织造府内大小官员,均是由太监任职。

直到清康熙二年,才改为由户部管理,吏部任命官员管理。

刘信带人一路进了吴县,不久便来到了吴县城北的织造府衙门。

递上门帖后,刘信便被守门的伙计带入了织造府。

织造府衙门非常大。

从前院到后院,进深足有五进之多。

织造府的制造工坊,也在织造府内,那里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丝绸生产之地。

当然真正属于织造府直属的织机其实并不多,最多万把台而已。

但是织造府上下游有数量众多的工坊,私人小作坊和个人织机,这些加一起足足有五万台之多。

从织造府所属的桑田,到专门为织造府种植桑田的农户,士绅豪族等等。遍布苏州府,扬州府,松江府等地。

甚至浙江一地也有专门为苏州织造府提供桑树种植,养蚕的农户,士绅豪族。

如此上下游的从业人员加一起,足足有一两百万人之多。

要是在加上如刘家,陈家这样的大小商户。

一个织造府养活了大半天下也不为过。

难怪刘建的织机,纺纱机问世后,刘信一直藏着掖着,不拿出来。

生产的丝绸,棉布也是自产自销,为那些移民南洋的人提供,裁剪新衣服。

甚至土著民加入永兴商行后,刘信也都命人给他们量体裁衣,制作新衣服。

虽然土著民开荒,修路,筑城,挖矿等比汉人更劳累,劳苦,还没有多少银钱,也没有土地。

但是有新房子住,新衣服穿。

这些土著民,至少大部分土著民还是很愿意接受永兴商行的统治。

何况永兴商行将这些土著民全部打乱了混编,土著民相互之间根本不认识,永兴商行还承诺他们可以读书识字,学习汉学,久后还可成为汉人。

在加上那威力惊人的火铳,火炮,黑火药。

这些土著民自然没有反叛,反抗。

而就算反抗,反叛的,也被永兴商行严酷弹压,弄去挖矿,做最苦的工去了。

刘信一路向前。

不久便来到了织造府正堂。

刘信四下看了看。

只见织造府正堂中央摆放着数张凳子,桌子,正中还有一张主凳。

两侧有莲子,后面有屏风相隔,屏风后还有一道门,是连接后堂的。

“刘老板先在正堂坐一会,监造去工坊了,一会便到”

一杂役端出一杯茶水,放在桌子上,向刘信说后,便躬身离开了。

刘信点了点头,恩了一声,便在一边坐下。

半个多时辰后,一身影缓缓从屏风后出现。

“刘老板可是稀客啊,我记得刘老板有一年多没来织造府了吧”

尚铭从屏风后走出,笑道。

“尚公公见谅,最近鄙人确实忙碌,故而并未前来拜会公公,不过这四时之礼我可没短缺啊”

刘信看见尚铭走出后,起身拜道。

“是啊,这玻璃,肥皂确是宝物,也不知刘老板哪里弄出的,有此宝物,刘老板怕是赚得房子都装不下了吧,可惜原本洒家想要上贡陛下和太后的,可是确被魏国公抢先一步,可惜啊,可惜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