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侦探推理>梦境追凶> 第五十七章 关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 关联(2 / 2)

“她怎么了?”陆城赶紧叫人联系医生。

沈然看着这个突然的变化,也觉得错愕。

他分辨不出孙慧到底是因为看到这串数字以后受了什么刺激,还是仅仅在这个时候犯病了,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狂状来。

这下彻底没有办法了,只能让陆城及时地找人捆缚住她的身体,并给她注射适量的镇定剂来缓解。

等陆城解决完这些事情,他们就离开了看守所。

可以说他们的这一趟行程并没有特别的收获,所以从那回来以后他们也没有特别地讨论过这次见面。

然而,当周浩轩再次提到了外文网站这个关键的词汇,沈然脑中又迅速将这几个案件的作案者联系到了一起。

第一次是同样翻看了外文网站的李铭宇,第二次是疑似对那串数字产生了强烈反应的孙慧。

而这几个作案者精神状态似乎都不乐观,孙慧由原来的边缘状态彻底转变为了精神分裂阳性症状发作的患者,周浩轩也因为多重人格的问题正在等待精神科的诊断和治疗,只有李铭宇还算保持了清醒的现实感和自我认知,但是他的暴力行为也暴露出了他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几个作案者的病态表现是几个案件目前最明显的相似之处。

当然,会做出严重的暴力伤人事件的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也属寻常,也许并未有什么特别的关联。

但在这之前,还有一个相似点,是沈然之前就注意到的。

了解了周浩轩的情况之后,沈然更加确认了自己的判断。

他们之间有关联。

虽然这个关联仍然不是一个直接的现实关联,但比起上一条联系要更加具体。

那就是他们都曾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骤然转变得十分暴力,就像是遭遇了某个重大的转折将他们的人生路径彻底改变。

然而,即便在他们过去的经历当中,或多或少都承受了一些不幸和创伤性的事件,但他们对于暴力的诉求并非是那样急迫的。

比如孙慧对于旁人排斥和冷淡态度的失望,以及对咨询师过度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使得她对咨询师心生怨愤,非常绝望。

即便在她最伤心,最孤独的时候,她都未曾选择去伤人,杀人。

可她却在被咨询师“抛弃”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突然将内心的暴力付诸了行动。

当时她的供述是说自从对咨询师感到失望之后,她就在内心萌生了一种想要剖开她们的腹部,躲进她们子.宫的想法。

但当沈然询问她是否马上这么去做了的时候,她否定了。

她告诉沈然,她是回到出生地申市又打工了一段时间,在那里认识了男友李伟明,李伟明带她出入酒吧,还给她嗑药,吸食了毒品。

大概就是在那段时间,她突然有了动力去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真正地付诸实践。

于是便发生了那起可怕的绑架杀人案件。

当时沈然和警方的分析是孙慧的杀人动机在那个时候被触发可能是和她的精神疾病恶化以及吸毒有关。

这个结论是根据当时所有的线索得出的客观分析,可以说是很有说服力和可能性的推测了。

然而,当沈然又接触了李铭宇案和周浩轩案之后,这个疑问就像一个黑洞,在沈然的心里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感迷惑。

李铭宇似乎也有这个特点,周浩轩也是。

纵然警方都能在他们的生活事件中找出他们明确的作案动机,但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呢?

其实从破案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很重要。警员们也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这是一个细节,确切说,是沈然这样的心理观察者才有可能留意到的细节。

李铭宇在多年前因为矛盾和冲突亲手杀害了自己的母亲,但在那之后一直隐蔽自己的罪行和行踪,他藏得很好,没有人发现他的嫌疑。然而,就李丽姿案发生之前近一年的时间里,他突然重拾旧业,连续犯了几次伤害女性的案件。同样地,在周浩轩身上,也可以看出类似的转变,在分裂出黑衣人人格之后,他的行为变得异常暴力,把自己长久以来的积怨和愿望一次性都实现了。

即便这几次的案件都有这些可疑之处,但是沈然仍然不能确定自己的疑虑有没有现实意义,也许这都是巧合,是他自己的心理作用。

只是,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他们之间真的有关联。

而这个关联又使得他们犯罪行为表现出相似的特点,那么,这个关联会是什么呢?

是什么让他们突然暴力?

从表面上看,自然是没有一样同时导致他们三人变得暴力的直接因素。

孙慧的可疑因素是毒品和疾病,李铭宇的因素更为模糊一些,有可能是长期的非法经营和单身生活的影响,周浩轩则可能是长期压抑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

三者各不相同,不相关联。

那如果刻意地去寻找他们之间的关联点,会得到什么答案吗?

难度似乎很大。

几个作案者性别不同,年龄各异,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天差地别的家庭和教育背景。

很难一眼看出他们可能会有什么相同的联系。

沈然沉默着,发了一会儿呆,他在思考。

电光石火间,沈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要说他们没有一点关联,好像也不全对。

至少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连结点。

那就是警局,还有沈然,他自己。</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