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征魔演义> 第二十七章群臣北冥议去留;皇子为国告三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群臣北冥议去留;皇子为国告三军(2 / 2)

“台吉大人有何妙计,快快言来。”

“先皇遗诏,封小皇子殿下为智王。吾等既然已至此吾族龙兴之地,何不奉小皇子殿下为王,王此北冥三州之地,且此地虽不大,但各部衙门皆在,王宫尚全,且有吾族百姓数十万,从中原入此地只有一扼北关可行,且此关在吾等手中。

然后布告三军将士,曰朝中有奸臣,伪篡先帝遗诏,嫁祸于吾等,欲以军法尽诛吾属,吾等不可回京师矣,只能在此固守,那照皋、厘斯二贼,见吾等奉小皇子殿下王于此地,手中有兵有粮,彼等投鼠忌器,必不敢加害吾等家属,若此方可保全身家性命。

若入京师,则吾等为案上鱼肉矣。

昔司马懿高平陵兵变,欲诛曹爽,曹爽不听司农恒范之言,奉天子至许都,诏天下兵马讨逆贼。而驽马恋栈豆,以为只须交出兵权则司马懿必不诛彼,自投死地,乃至三族受诛,魏为晋代。其鉴未远,吾等切不可贪恋京师家属府邸,而自投死地受戮,吾等手持重兵在此,那厘斯、哈依二贼,又岂敢诛戮吾等家属乎?又岂能得吾等而戮乎?”

众大臣听了台吉之言后,皆额首称善。

小皇子见众臣皆无异议,乃开言曰:

“孤非贪此王位,亦非图此北冥三州之地,然非常之时,须行非常之事,吾王此地,虽未经朝中大臣公议,亦未得新君圣旨,然大行不顾小谨,大礼勿辞小让。切不可忌怕僭位之恶名,而置江山社稷安危于不顾,孤允众卿之议。”

于是乃唤出秉笔太监,亲颁钧旨布告三军,其旨曰:

小皇子殿下悖尔刺金、福盖布告随驾三军将士:

孤与汝等三军将士随陛下赴北海屠龙,陛下自恃武功法术,亲持戮龙宝剑,劈死孽龙,孽龙虽已受戮,而陛下却亦为龙尾击伤,当日伤重而崩。

陛下临终前,曾亲口述下遗诏,曰吾等随驾之臣,事前曾有劝谏,有功无罪,后继之君不可罪之,怎奈依朝廷祖制,遗诏若无六大臣同时到场,须由陛下亲书。陛下口述后,秉笔太监未敢动笔,陛下乃强忍病体,亲笔书写。怎奈只写至半,紧要之处皆未书写即崩。

孤与台吉、哈依等商议后,着内侍将陛下未写毕之遗诏,照陛下口述原句补全,且孤亲修书一封,说明其中曲直,报与太后,二皇子殿下,福王殿下及京中各王公大臣知晓。

因陛下遗诏曾言,今急崩恐天下震动,军心不稳,须阴匿此讯,慎勿发丧。孤等未及时发丧,乃是尊陛下遗诏也,非为行阴谋耳,且陛下崩当日孤即将陛下遗诏发至京师,使太后及朝中重臣知晓此事。

怎奈朝中厘斯、照皋二奸贼,平日结党擅权,卖官鬻爵,贪腐营私,陛下尚在时,惜其有一技之长,弃瑕取用,而着台吉、哈依及孤等监察用之。二贼痛恨吾等已久矣。

今陛下急崩于外,吾等发陛下遗诏赴京师,二贼乘其为内阁大臣之便,乃从天牢中放出人族江洋大盗助其打开铜锁,私开宝匣,取出先帝遗诏,从中剪断又着巧匠缝补完整,嫁祸孤及哈依、台吉等篡改遗诏。欺骗朝中王公大臣,太后,立二皇子殿下为君,此二贼用心之狠毒,用计之谲诈,举世无双矣!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所谓忠臣者,乃为社稷君王谋国之臣,而非逢一纸伪书即自尽以死亮节之愚臣也。

昔秦始皇帝急崩于沙丘,高、斯合谋,伪诏赐死公子扶苏,将军蒙恬。扶苏,蒙恬愚不辩真伪,自以为死乃忠也,以死亮节。其死非但愚不可及,且亦绝非忠臣所当为也。所谓忠臣者,为国为君,即使举世皆诽亦不忧,举世皆誉亦不喜,一切以江山社稷为重。

尚使扶苏,蒙恬不自经于胡地,而举兵王之,虎视咸阳。那赵高又岂能借胡亥之手残害忠良,指鹿为马,屠戮皇子,孤弱王室乎?

乃至天怒人怨,山东诸侯蜂起,二世被弑于望夷,阿房被焚于一炬,皇族无遗类,社稷无血食!扶苏,蒙恬虽死,亦不足蔽其辜,其鉴至深,孤等切不可效之。

今孤奉先帝遗诏,登基为智王,王此北冥三州之地,着钦天监择吉日登基。今即为先帝发丧,三军稿素,先帝梓宫暂寄于北冥先王王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