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 五、林远图一身是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林远图一身是谜(1 / 2)

当时的江湖,一道鸿沟划出楚河汉界,一边是日月神教,及其麾下的三教九流,另一边是以少林、武当为首的所谓正教。两边壁垒分明,一向水火不容,以摧残打击对方为己任。正教人士认为自己占据着道德制高点,代表着正义,所以又称日月神教为“魔教”。

正教之中又以五岳剑派最为激进,他们结盟时的口号之一就是要铲除魔教,所以对魔教表现出来的敌意最盛。所谓“表现出来的敌意”,是指口号喊得最响,社团纲领最为激进,并且在冲突中下手最狠辣……但这也许只是一种刻意表现出来的姿态,内心未必真的怀有那么深厚的仇恨。这种心理可以参考1966年、1967年掀翻中国大陆的红卫兵,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最革命”,所以口号喊得最声嘶力竭,抄家时砸得最凶,抽打老师与自己家长时,鞭鞭见血。

但不管这敌意是真是假,已足以使魔教讨厌五岳剑派,而华山派正是五岳剑派的中坚,所以魔教打上华山,这事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魔教攻打华山的时机。

对于魔教而言,得知正教拥有《葵花宝典》就好比奥巴马得知本阿登有了核武器,多持有一天就多增加一份危险,最好把它抢到手。

《葵花宝典》起先在少林手中,少林集团多年来一直是执正教牛耳的势力,它是世上对魔教威胁最大的存在,也是多次与魔教正面交锋的老对手。《葵花宝典》并没被存放于少林嵩山总部,而是在莆田九莲山南少林,以魔教的手段,要突破南少林的保安措施那是轻而易举,但是为什么那个时候魔教并没有动手?

是少林太强大了,魔教没有把握一招致胜,所以不愿意轻举妄动,避免正教变本加厉的报复?

非也,非也。魔教领袖大多是野心勃勃胆大包天的精神病患者,欺弱怕硬是正教的作风,不合魔教行径。魔教可从不惮于与少林、武当硬碰硬打硬仗,而且落于下风的以正教居多。在《笑傲江湖》第四十回里,任盈盈把当年从少林抢走的《金刚经》、从武当抢走的“真武剑”《太极拳经》物归原主,把方证秃驴和冲虚老道感动得要哭,喜欢得差点中风。由此可知当时落于下风无可奈何心怀恐惧的其实是少林武当,而并非魔教。

《葵花宝典》落在少林手中都不怕,为什么一落入华山派手中,魔教就着急了呢?

那是因为有人在里面穿针引线,这个人就是林远图。

林远图就是渡元和尚。渡元下华山之后躲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还了俗,不久之后,江湖上就出现了一位来历不明的剑法高手,以七十二路“辟邪剑法”威震江湖,这位高手自称林远图。

和尚“凡心难抑”并不值得奇怪。粗茶淡饭青灯古佛读黄卷的日子,偶尔坚持个十天半月是很容易的,一年两年也不很难,十年八年挺一挺也行,但要坚持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那就是很令人绝望了。毛祖语录“禁欲不难,难得是一辈子禁欲”,这是人性,可以理解;有撑不住的和尚还了俗,这是明智之举,值得赞赏;不过大多数和尚既撑不住又没勇气还俗,就会沦为坊间巷尾笑谈的佐料,这在明清小说里表现得十分具体,并且广为人知,所谓“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是也。

所以说僧人还俗不足为奇,渡元和尚倘若没练“辟邪剑法”,他想要还俗也不足为奇,可是他却在练了“辟邪剑法”之后“凡心难抑”,这就很诡异。

你说一个没卵子的阉人,还俗图的是什么呢?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笑我太狭隘,作为一个有志气的男人,目光不能老盯着肚脐下三寸不放,人生还是有许多大事可以做的嘛。即使图色不成,那还可以图权倾天下、图富可敌国、图声名遐迩、图流芳百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