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大国重工> 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立一个基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立一个基金(1 / 2)

建立一个基金来促进装备科研发展想法,是冯啸辰从日本考察大化肥设备回来之后就形成。根据他了解到情况,中国在大化肥装备制造方面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足。实践方面不足,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再加上足够多项目支撑,来逐步弥补。而在理论研究上不足,就需要有大量科研经费投入,吸引大量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人员集体攻关,才能会有突破。

80年代前叶,中国可谓是百业待举,各个领域都在大干快上,而国家实力还非常弱,财政资金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有许多关系到国计民生项目都需要投资,大化肥项目以及其他一些装备领域科研项目虽然也是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植范围,但每年能够分配到科研经费却非常有限,用这些人来支付科研人员人头费尚嫌不足,哪里谈得上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

面对着这种情况,冯啸辰灵机一动,提出了发行大化肥债券想法,准备用债券融资这种方法,筹集几千万乃至上亿资金,用于大化肥科研。至于这些债券偿还,则要依靠所研发出来技术所产生回报。冯啸辰有十足把握,相信这些钱投入进行会有丰厚回报,届时不仅可以偿还所有债券本息,还能够有大量节余,用于后续进一步研发。

考虑到国内百姓手里没有什么余钱,更不可能接受需要五年乃至十年才能获得回报债券,冯啸辰提出可以把债券发行范围转移到国外,利用国外闲散资金来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这个想法得到了罗翔飞以及经委领导认同,但具体到这种债券如何发行,大家就没有经验了。冯啸辰自己也不太清楚这方面程序,他把自己想法写成一份报告,邮寄给了远在德国晏乐琴、冯华和冯舒怡,请他们帮忙论证。

晏乐琴是对这件事情最为积极,她原本就是带着实业报国理想出国去学习,这些年远在海外,空有一身知识却无法报效国家,让她颇为难过。在与冯啸辰相认之后,她就一直想着如何能够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工业科研方面事情。冯啸辰这个提案,让她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帮助国内科研发展好思路,而她自己也可以在这件事里发挥一些作用。

见母亲对此事极为重视,冯华和冯舒怡夫妻俩也开始认真地分析起来。冯舒怡是做专利事务,对于技术价值有很深认识。她认为,中国是一个技术落后国家,技术上改进余地很大,科研资金投入能够产生出比在西方更大回报。冯华则是从一个银行家角度来思考这件事,他不但看到了技术价值,还看到了中国市场价值。他认为,在这样一个正在蓬勃发展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将能够为银行带来长久收益。

带着这样想法,冯华把冯啸辰方案进行修改之后,提交到了明堡银行董事会上,并就此议案做了一个长篇说明。也不知道是冯华演说打动了各位董事,还是这件事本身让银行家们嗅出了商机,董事会通过了一个决议,授权冯华与中国政府洽谈,成立一个由明堡银行和中国政府双方持股装备科研基金,专门在欧洲市场上吸纳资金,用于支持中国装备制造业科研。

这个决议内容,远远超过了冯啸辰最初设想。冯啸辰原本只是从大化肥入手,希望筹集一些资金用于大化肥科研。而明堡银行决议却是把资助范围扩展到了整个重大装备制造领域,或者说就是冯啸辰所在重装办目前所管辖这些领域。如果这个基金能够建成,那么不仅仅是大化肥科研能够得到充足资金保障,冶金、电力、采矿、交通等方面装备制造也能获得好处。

建立这样一个基金,对于明堡银行来说是有充分好处。首先,董事会接受了冯啸辰观点,同时也是冯华、冯舒怡观点,即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技术落后国家,技术研发能够带来价值增量是非常可观。其次,董事会还意识到这是一个与中国装备制造主管部门建立良好联系机会,而这种联系本身就有极大价值。可以这样说,即便是基金投入无法收回,仅凭着能够形成强大人脉关系这一点,明堡银行就值得花费这些财力和人力。

冯华这次回国来,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代表明堡银行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确定建立基金事宜。明堡银行方面给出条件非常优厚,他们表示将提供5000万马克作为原始投入,在基金里只占20股份,而把余下80股权留给了中国政府。中国政府在这个基金中不需要支付现金作为投入,只需要为基金背书,承诺通过基金筹集到经费将全部用于装备研发,而未来这些研发成果不论用于中国国内,还是全球其他市场,都要按专利授权规则收取使用费,用于偿还贷款,多余部分则作为基金红利。

晏乐琴、冯华他们如此努力地推动这件事,除了有爱国成分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冯舒怡说,希望能够给冯啸辰提供一些助力。以冯啸辰年龄和资,当然不可能在这个基金中担任什么要职,但晏乐琴他们要让中国政府知道,这个基金得以建立,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冯啸辰推动,希望上级部门不要忘记冯啸辰贡献。

冯啸辰今年才22岁,有着广阔前途。晏乐琴、冯华他们觉得,为冯啸辰送上这样一份政绩,将能够帮助冯啸辰更快地获得提升。他们虽然并不很清楚中国官员级别,但看到自己晚辈能够走到更高位置上,他们还是十分欣慰。

“婶子,你觉得,这个基金能够在欧洲吸收到投资吗?”冯啸辰好奇地问道。这个主意虽然是他出,但他对于国外情况还真不是太了解,生怕自己异想天开,最后闹出一个灰熘熘下场。

冯舒怡笑道:“能不能吸收到投资,取决于债券发行商实力以及宣传力度。明堡银行在德国是很有影响力银行,由明堡银行出面来筹集资金,效果会远远地好于中国政府直接去欧洲市场融资。另外,你奶奶也打算利用她影响力帮着进行宣传,她是着名冶金装备专家,在工业界有不小名气,她如果亲自出面宣传,也会让更多人相信。”

“这可真是太感谢奶奶和叔叔、婶子了。”冯啸辰由衷地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