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大国重工> 第二百二十五章 该放手就得放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五章 该放手就得放手(1 / 2)

冯啸辰从张鲁彬语调中已经听出了他内心彷徨,于是平静地说道:张总工,你觉得,p15还有希望吗?

如果民航张鲁彬说了几个字,便说不下去了。

冯啸辰没有绕弯子,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事实上,您心里也非常清楚。即便是民航愿意接受p15,p15也不会有前途。民航一年订货也就是两三架,即便是考虑到国家经济水平提高,未来对飞机需求量增大,在未来十年中,民航能够采购飞机也不会超过50架。仅仅凭着50架飞机订单,你们能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有50架,那我们完全可以活下来了。张鲁彬说道。他可真没有冯啸辰那么乐观,以他计算,民航部门未来10年能够采购20架飞机,都已经是很不错了,有20架飞机订单,足够浦飞维持住现有生产了。

冯啸辰毫不留情地质问道:张总工,我们造p15目,就是为了活下来吗?美国有波音麦道,欧洲有空中客车,这些公司每年产量都是几百架,我们以每年一两架规模去制造,能积累下多少技术,又能够形成什么样竞争优势,这样造上十年二十年,一旦离开国家保护,你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与波音空客一争高下吗?

这张鲁彬语塞了,冯啸辰这些问题,还真是他无法回答。

小冯,话不能这样说薛暮苍看张鲁彬有些窘迫,赶紧出言打圆场。

小薛,我倒觉得,小冯说有道理。孟凡泽在旁边缓缓地说道,要说起来,我也不是第一次听小冯提到这个观念了,最早我和他讨论t25矿用挖掘机时候,他就说过类似话。我们这些人,喜欢算政治账,觉得能够造出一个产品就是胜利。小冯和咱们都不一样,他算是经济账,是国际竞争账,在他看来,如果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这个产品就是失败。

没错,我就是这个观点。冯啸辰道,如果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搞出来产品,必须靠国家保护才能生存下来,只要失去保护,就会被外国产品打得落花流水,那这样产品对于我们又有什么价重?

薛暮苍反驳道:小冯,你不能这样说,我们本来就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比国外落后一些是必然。如果不如国外水平高,就不该发展,那咱们还要自己搞重大装备干什么?

冯啸辰道:咱们搞重大装备,从一开始就是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去搞。在初期,咱们可以对自己产品进行一些保护,甚至采取一些手段从国外获得先进技术,来提高咱们自己产品技术含量。但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将来我们产品能够走向国际市场,而不是把一个产品永远地保护下去。

那你怎么知道张总工他们p15就不能逐渐完善,最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呢?薛暮苍抬杠道。冯啸辰说这些道理,薛暮苍既支持又反对,他也说不出到底什么地方不对,但就是有些难以接受。

其实,又何止是薛暮苍一个人,那个年代里许多干部都有类似困惑。多少年来,大家就习惯于自力更生,总觉得什么东西只有自己能够造出来,才是最踏实。可打开国门之后,却发现自己这么多年引以为豪东西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简直是不堪入目。照着这样道路走下去,自己只会被别人越甩越远,根本谈不上有追上别人希望。

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国未来抱着失望情绪人可不是少数,当然,更多人心里是憋着一股气,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再加上十倍百倍汗水,最终实现飞跃。

冯啸辰理解他们这些人心态,他比其他人更乐观一点,在于他是一名穿越者,他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中国工业全面振兴时代。也正因为此,他比孟凡泽薛暮苍等人有更多耐心。30年时间,对于一个人一生来说,也许是过于漫长,但相对于一个国家崛起而言,不过是白驹过隙而已。

我相信中国总有一天会有自己大飞机,而且能与波音空客一决高低。不过,这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能够做到事情。道理很简单,咱们国家没钱,咱们也没有足够工业基础。冯啸辰看着张鲁彬,认真地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