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大国重工>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没这样的能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没这样的能力(1 / 2)

日本,三立制钢所。

小会议室里,一个紧急会议正在进行。参会有公司董事长小林道彦技术总监太田修副技术总监寺内坦销售总监荒木保夫等,大家讨论话题,就是长谷佑都刚刚通过长途电话报告回来新交易方案。

长谷佑都判断,崔永峰可能是中国方面反间,他故意装出贪财样子,其实是引诱我们接受他们真实要求。荒木保夫向众人介绍完崔永峰提出方案之后,补充了这样一句。

我倒不这么认为。寺内坦道,我们给出价钱很高,这个价钱足够在中国收买100个像他这样人,我认为他没理由不会动心。

太田修道:这倒不一定,我接触过一些中国人,我发现中国人都是非常爱国,他们不会为金钱所动。

寺内坦摇摇头道:太田君,我觉得你是在用过去眼光看中国人。我去年刚去过中国,我发现如今有很多中国人对于日本生活方式非常羡慕,他们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财富追求。他们经常说一句话,叫作‘一切向钱看’,也就是为了钱能够付出一切代价。我相信,只要给他们足够多钱,他们是一定会愿意和我们合作。

确有这种情况,但这个崔永峰不会是这样。我认为,他是一位非常出色工程师,不会那么容易被收买。太田修坚持道。胥文良和崔永峰合作那篇文章,令太田修叹为观止,他爱屋及乌,顺带也就对这两个中国人产生了非常良好印象。

太田君,你应当知道,学识和道德不一定是相关寺内坦微笑着反驳道。

我没有这样说,我只是认为太田修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了。

小林道彦打断他们争论,说道:太田君,寺内君,猜测中国人用意是没有意义。我觉得我们还是应当重点思考一下,中国人提出这个替代方案,对于我们三立制钢所来说,是更好选择,还是更差选择。

我认为是更好。寺内坦抢先答道。他倒不忌讳太田修是他上司,按道理来说,这个问题应当是由太田修先回答,但寺内坦一向认为太田修思想已经老化,不如他懂东西多,所以经常会抢太田修话头,而且还屡屡与太田修唱反调,以显示自己高明。

不容讳言,由于中国人抢注了有关新型热轧工艺相关专利,我们三立制钢所已经陷入了被动。在中国人那篇论文发表之后,轧钢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新型轧机必须采用中国人提出这些新技术,否则就是落后。这样一来,如果我们不能从中国人手里获得这些专利授权,我们就无法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我们原来认为中国人对于这些专利价值并不了解,希望能够以较低价格获得这些授权。但从长谷君返回消息来看,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专利价值,也可能是德国人给了他们一些启示。我敢断定,克林兹目前也正在与中国人进行谈判,希望能够获得这些专利独家授权,中国人是乐于见到这种情景,他们可以利用我们与克林兹竞争关系,索取最高报价。

而如果按照长谷君提供这个新方案,我们通过与中方交换技术方式来获得这些专利授权,就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甚至可以说是零成本。我们拿出来与中方交换这些技术,并不是什么尖端技术,大多数技术都是已经非常成熟,中国人即使不能从我们这里获得,他们也可以从德国人那里得到。我们保守这些技术秘密没有太大必要。用一些已经过时技术,来交换中国人手里最新技术专利,这是非常划算一笔交易。寺内坦滔滔不绝地论证道。

听他说完,太田修摇摇头,道:我不赞成寺内君看法。虽然站在国际轧机业前沿来看,中国人所希望得到这些技术并不算什么核心技术。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们还是非常先进。中国人如果得到了这些技术,就有可能迅速地赶上我们水平,从而成为我们未来竞争对手。

太田君,你认为确实存在这个风险吗?寺内坦不屑地问道。

为什么不存在呢?太田修反问道。

寺内坦道:中国人与我们之间技术差距,不是通过一次技术转让就能够填平。我去年在中国时候,考察过他们车间,在他们车间里,甚至能够看到相当于我们明治时期老设备。即使是他们称为重点企业那些工厂,数控机床在所有机床中所占比例也不超过10,甚至可能还更低一些。以这样装备水平,以及他们工人技术水平,就算从我们手上获得了各种制造专利,他们能够造出与我们同样质量设备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