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大国重工>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要连朋友都做不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要连朋友都做不成(1 / 2)

服务员把陈抒涵要饭菜送进来,三个人便围着办公室茶几开始吃饭,一边吃,陈抒涵一边向冯啸辰汇报酒楼经营情况。冯立插不上什么话,只能坐在边上闷头吃,偶尔陪着笑笑而已。

去年陈抒涵把酒楼租下来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进行了装修,然后以辰宇公司驻省城办事处名义开张营业,春天酒楼招牌,是足足推迟了两个月才挂上去。

一开始,到酒楼来吃饭人并不多,但口碑慢慢传开,顾客就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直到经常出现人满为患场景。刚开业时候,陈抒涵只带了五六个人过来,很快就发现人手不够用,不得不赶紧再招聘新人。幸好社会上有大批待业青年,只要树起招兵旗,就不愁招不到人手,而且这些人对于工资待遇之类要求都非常低。

陈抒涵是在知青点呆过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挺文静,管理风格却是非常泼辣。曾有一个新招进来小伙子欺负陈抒涵是个女性,故意光着膀子,露出一身肌肉,想吓唬一下她。陈抒涵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脚,直接把对方踹翻,然后踩在他背上,愣是让他连喊了10声姑奶奶饶命,这才放过了他。其他员工见此情景,哪还有敢和她犯冲,一个个都乖乖地听从指挥,遵守她制订各项规章。

除了招收待业青年当服务员之外,陈抒涵还辗转地托人请到了几位退休大厨,给予很高薪水,请他们出山,到春天酒楼来掌勺。她与大厨们共同研究开发传统菜谱,推出了近百种招牌菜,让许多吃遍八方单位领导都叹为观止,春天酒楼也因此而成为许多单位指定接待餐厅。

春天酒楼名气做起来,还真有人质疑过酒楼所有制性质问题,说一家私营餐馆办这么大规模,是不是符合规定。无所不能有关部门向杨桥街办打电话质疑,街办主任何春梅告诉对方,这家酒楼根本就不是什么私营餐馆,而是合资企业,人家德国人都专门来看过。听说事涉合资企业,也就没人敢再说三道四了。即便有人觉得此事背后有蹊跷,也不会深究,毕竟能够找到一个德国人来背书餐馆,绝对是不简单。

看起来,这张虎皮还得继续披下去啊。冯啸辰笑着说道。

陈抒涵道:可不是吗,合资公司这个名头太重要了,要不咱们把餐馆开得这么大,树大招风,肯定会出事。对了,啸辰,我还想问问你呢,咱们酒楼挂着辰宇公司牌子,是不是要交一些管理费啊?

冯啸辰想了想,说道:交一点也好,主要是堵一堵县里那些人嘴,德国人那边嘛倒不会在乎这点钱。至于金额嘛,对了,咱们这半年到底赚了多少钱?

赚得多了。陈抒涵压低了声音,又瞥了冯立一眼,不知道这些事情当着冯立面说是不是合适。见冯啸辰没有吱声,她才继续说道:详细账目我正在做,我们这半年营业额是27万多,买菜,水电,加上职工工资,对了,还有付给杨桥街道租金卫生费之类,加起来不到12万,所以

那这半年酒楼岂不是赚了15万?冯立先把数字算出来了,不由惊得瞠目结舌。

酒楼经营,原来说好是由陈抒涵和冯凌宇一起负责。这半年多,冯凌宇被打发到桐川去了,自然也就不再参与酒楼日常事务。何雪珍也不在新岭,冯立是个当老师,也不会主动去打听酒楼赚了多少钱。陈抒涵不清楚冯家经济关系,她只对冯啸辰负责,所以没有向冯立夫妇透露过酒楼收益。

冯立夫妇偶尔也会在私底下猜测酒楼能够赚到多少钱。看到酒楼每天宾客盈门,他们觉得没准一个月能赚到五六千块钱利润,这样一个数字就已经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了。现在陈抒涵揭开了谜底,说半年多时间就赚了15万,相当于一个月有2万多利润,抵得上冯立夫妇10年收入,怎能不让冯立吃惊。

嗯,不错不错。冯啸辰点点头赞道,他语气比冯立可平淡得多了,明显是没把15万利润当成一回事。

陈姐,我是这样考虑。冯啸辰道,今年,咱们给辰宇公司交2000块钱管理费。余下钱呢,留出70,差不多是10万块钱吧,作为扩大再生产资金,留在账上。余下5万,你拿2万,我拿3万,你看怎么样?

前面我都赞成,但分红这块,我应该是拿20,所以给我1万就好了陈抒涵说到这里,忸怩了一下,又说道:其实我拿20都不应该

冯啸辰摇摇头道:陈姐,咱们之间就不用说客套话了。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这个酒楼能够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全是你一个人功劳。我最初只拿了600块钱出来作为启动资金,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没做。这样拿八成分红,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今天我爸也在这里,我就做一个主,酒楼股份调整一下,你占40,我家占60。我还是拿大头,占你一点便宜,你看怎么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