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大国重工>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就是体制问题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就是体制问题啊(1 / 2)

王伟龙原本用筷子夹着一块肉正准备往嘴里送,听到冯啸辰说出但是二字,他便把筷子放下了,看着冯啸辰,等着听他下。

恕我直言,咱们这台自卸车问题还非常多。我刚才看过了咱们试验记录,上面记录内容实在是让人乐观不起来:车架钢材不过关,试验中出现了严重裂纹现象,只能在现场进行焊接修复;电机座铸造工艺不成熟,不得不在后期进行人工修正;油气悬架密封件质量不行,两个月时间有三处出现漏油现象;柴油机采用是外购件,与车辆不匹配

冯啸辰掰着手指头历数着自卸车存在问题,身边王伟龙和陈邦鹏一开始还笑眯眯地听着,偶尔还点点头表示赞同,听到后面,两个人脸色就有些尴尬了,尼玛呀,不带这样数落人好不好。

小冯,你说这些情况,都是存在。不过嘛,工业试验哪有不出问题道理,如果没有这些问题,我们何必还要做工业试验呢,直接生产就好了。

陈邦鹏打断了冯啸辰话,对他说道。鉴于此前冯啸辰向他露了一手,让他心服口服,陈邦鹏说话态度还是非常委婉,没有表示出勃然大怒样子。

王伟龙也是呵呵笑道:小冯,你也太苛求了,出现这些问题太正常了,想当初我们搞45吨自卸车时候,问题比这个多得多呢,现在45吨车不也已经定型了吗?

冯啸辰也笑着说道:是啊,45吨自卸车定型了,可问题都解决了吗?120吨自卸车暴露出来问题,有多少是45吨车时候就已经存在?等到下一步我们再开发220吨自卸车时候,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呢?

这王伟龙和陈邦鹏傻眼了,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尖锐了,让他们没法回答啊。120吨自卸车里暴露出来问题,还真有一多半都是45吨车时候留下来,这么多年了,愣是没啥起色。

比如说,研制45吨自卸车时候,就已经出现过电机座铸造工艺问题了,后来厂里搞了一套土办法,算是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为此厂里还给相应人员发了奖金。从那时候到现在,45吨自卸车造了上百台,每一台电机座都是用这样土办法解决,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到研制120吨自卸车时候,毛病就出来了,45吨车土办法没法移植到120吨车上来。因为当初土办法就是拔苗助长方法,刚刚能够解决45吨问题,等到车辆载重吨位提高,电机体积和载荷都进一步提高时候,这个土办法就无能为力了,只能重新再开发出一套新土办法。

王伟龙陈邦鹏他们都是搞技术,哪里不知道技术需要严谨态度,这种土办法只能是应付一时,不能一直应付下去。可问题在于,车辆一旦通过工业试验,技术就定型了,从上到下领导都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投入批量。这时候,领导不会再给你拨经费,也不会给你时间去做进一步研究,而是会催促你赶紧进入下一个项目。这样一来,原来只打算是先应付一下技术,这一直用下去了。

王伟龙把45吨自卸趁出来作为证据,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刨了个坑,反而成了冯啸辰话柄。45吨自卸车问题真没有解决啊,而且连什么时候能够解决,都是一个无法回答问题。

小冯,你这个问题唉,实在是没办法啊。王伟龙叹道。

陈邦鹏也明白了冯啸辰意思,他跟着长叹了一声,说道:小冯这个问题,真是太尖锐了,说得我们都无地自容了。

冯啸辰道:王处长,陈工,我刚才看咱们试验记录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工业试验目是暴露出问题,而我们解决方案不应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根本上去解决它,这样才能使得我们产研发具有可持续特征。

话是这样说,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应当这样。王伟龙道,就比如说电机座铸造问题,我和老陈都知道现在用钢种不合理,需要开发出一种新铸造钢材。可造车时间紧任务重,哪有工夫让我们先去开发钢材,然后再来搞铸造?这次电机座是我们和中原钢铁厂共同搞出来,我们希望中原钢铁厂能够花一些工夫把钢材问题解决掉。

解决了吗?冯啸辰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