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大国重工> 第一百零七章 佩曼是个好员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七章 佩曼是个好员工(1 / 2)

此刻佩曼,哪里还有在机场时候那副傲慢刻板模样,分明就是一只萌呆呆小白兔。好吧,如果要结合他那体型来说,应当是一只萌呆呆北极熊,冲着冯啸辰只差把尾巴摇起来了。

冯舒怡招呼佩曼坐下,然后向冯啸辰介绍道:佩曼先生原来就是菲洛公司销售经理,菲洛公司破产之前,他被辞退了。这一次,我们把他重新招聘进来,负责合资企业产品在德国销售业务,他对于公司忠诚是完全可以相信。

冯啸辰向罗翔飞孟凡泽乔子远等人说起来合资企业,其实不过是一家出口转内销私人企业而已。所谓德资,是冯啸辰在德国出售几项专利技术所获得收入,通过冯华和冯舒怡运作,抹掉了冯啸辰痕迹,成了一笔国外资本。

冯舒怡以自己名义在德国注册了一家投资公司,冯啸辰作为匿名股东,在其中拥有绝对控股权。这家投资公司又在市场上收购了一家刚刚破产德国机械企业,也就是这家菲洛公司。菲洛公司所有设备,都已经在几天前从德国装船起运,即将运往中国,再送往南江省桐川县。这些设备虽然是二手货,却也比国内大多数中小型机械企业设备要先进得多,这将是冯啸辰起家资本。

菲洛公司在德国部分只剩下了一个销售处,佩曼便是冯舒怡雇来担任销售处经理前菲洛公司雇员。他职责有两项,其一是继续开拓德国市场,将在中国合资企业生产出来产品在德国销售出去,为合资企业赚取利润和源源不断外汇收入;其二则是以菲洛公司特派专员身份,到中国来与冯啸辰唱一出双簧,支撑起合资企业台面。

从内心来说,冯啸辰真不喜欢这种方式,这相当于拿外国人来吓唬中国人,是正人君子们所不耻事情。但在80年代初这个时间点上,他却又不得不这么做。

如果没有一顶外资企业帽子,冯啸辰敢自己开起一家颇具规模私人企业,等待他就是各种各样限制,什么雇工不得超过多少多少人,什么产品不能冲击国有企业传统市场,还有国内对于私人企业各种偏见和歧视,都足以让他疲于应付。

此外,私人企业在政治上天然劣势地位,也会让各方宵小对这家企业产生觑觎之心,各种挖墙角揩油蚕食行为将会持续不断。冯啸辰目前还没有足够实力,无法保护自己财产。他如果做不出成绩也就罢了,如果真能够做出一些亮眼成绩,那么无异于三岁孩儿持金过市,这不是等着人家来侵吞吗?

有了菲洛公司这顶帽子,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以冯啸辰对历史认知,在此后至少20年时间里,外资这两个字在中国都具有人挡杀人佛挡诛佛神奇威力。尤其是在东山地区这种内地欠发达地区,一家外资企业简直就是地方官们祖宗,佩曼在东山地区说句话,没准比谢凯和于长荣都更管用。

冯舒怡把佩曼雇佣下来,并带到中国,就是要让佩曼作为冯啸辰传声筒,去与南江省以及东山地区官员们打交道。其实佩曼都不需要说啥,只要在各种场合装装牛叉就足够了,省地两级官员自然会请冯啸辰出面去与佩曼先生沟通,问问洋大人对哪个地方不满意,需要他们做点什么补救。

关于佩曼职责,在德国出发之前,冯舒怡已经向他做过详细交代。冯舒怡还特地告诉他,菲洛公司真正老板,就是自己在中国侄儿冯啸辰,佩曼需要在公共场合与冯啸辰保持距离,但在私底下,冯啸辰话就是命令。佩曼敢说一个不字,回到德国之后,等待他就是失业命运。

顺便说一句,80年代初西方世界正经受着经济危机蹂躏,失业是一件非常可怕事情。事实上,西方国家在那个时期纷纷向中国递来橄榄枝,除了有中国主动开放因素之外,西方国家急于利用中国市场来摆脱危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佩曼正值中年,家里有三个孩子,经济压力极大。冯舒怡给他4万马克年薪,远远高于当时德国普通白领薪水,足以让他对公司忠心耿耿。佩曼在常敏严福生这些中国官员眼里显得很了不起,其实在德国也就是一个穷矮矬而已。他心里或许还有一点点欧洲人傲气,但在自己中国老板面前,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造次。

老板,先前我是照着冯女士吩咐做,对您态度有些生硬了,请您原谅。佩曼小心翼翼地向冯啸辰道着歉,他对这位中国老板性格不了解,一看对方年龄这么小,心里就咯噔一下。万一对方年轻气盛,觉得他态度不够谦恭,在冯女士面前说几句不高兴话,他好不容易到手饭碗可就砸了。

冯啸辰微微点了一下头,淡淡地说道:你在机场表现不错,我很满意。你要扮演角色,想必你也很清楚。你是一位对中国非常友好投资代表,但出于公司利益考虑,需要在各种场合与中方讨价还价。至于我,就是公司委托在中国代理人,我说话是能够代表公司意图。

以后不管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你称呼我为冯先生就可以了,不需要称我为老板。有关你情况,冯女士在此前已经向我介绍过,希望你能够好好工作,帮助我们把菲洛公司重新振兴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