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重塑人生三十年> 第65章 右道加宽增道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右道加宽增道法(2 / 2)

陈子迩冷静的说:“城市的空间永远是拥挤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解决拥堵,最后的出路肯定是在大容量的公共交通上,可……考虑到我们的国民性格……有车开,谁愿意转向公交?”

王教授一顿。

拥堵问题从大的概念来说,就是总供、需的问题,任何一座世界级的大城市交通需求绝对是大于供应的,因为人多地少,所以你只能在供需中间去找细缝。

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可以尽量降低每个人对交通资源的平均占有。陈子迩的想法很有道理。可老百姓开车还是坐公交,你管的了?

陈子迩说的很对,有汽车开,谁坐公交?

而且再从城市交通的角度来说,后世的绝大多数城市公交系统也做的太差了,等一个公交不知道要多久,路上又费时间,搞不好还挤要死,大多数时候你要到的地点和站台还有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两下一对比,谁都会选择自己开车,从这个角度说,跟素质其实关系不大,公交除了价格,几乎毫无优势。

这是个世界性难题,陈子迩想的所有办法、理念都是缓解,尽量提高一点服务水平,要想根治,太难了。

王教授也没再说什么,有的时候他自己想想,也觉得长路漫漫。但路再难总要有人去走的。

他还是说起陈子迩的论文,“你的这个想法,我后来仔细的推演了一下逻辑,确实觉得我们一味的追求大马路宽马路的思想有问题,尤其你那个口号提的好,不要为车修路,要为人修路,要以人为本,不能以车为本,我和几个同行都讨论过,他们对你的想法大加赞赏!”

陈子迩谦虚道:“教授你谬赞了,我的一点小想法能给您这些学术界的前辈提供灵感,我感到很荣幸。”

王教授把论文拿给陈子迩,“你拿回去好好看看,觉得可以的话,咱们就投稿,投国内最牛的期刊,我觉得建刊的可能性很大,你这个大二学生肯定要创纪录了。”

陈子迩问:“创纪录,什么记录?”

“咱们中大的交通专业,还没有大二的学生就发a类顶级期刊的先例,别说大二了,就是本科生都没有,这个荣誉可不小。”王教授忘记刚刚的争论,笑着解释道。

陈子迩倒没想过这个事,什么a类期刊的,到底多牛逼,多难投稿他也不太清楚。

不过他看到了,老教授还是把他的名字写成第一作者,这让他惶恐。

陈子迩说:“教授,这论文的理论核心部分都是你完成的,我当第一作者不合适呀。”

老教授说:“嗳,你不要说这个。现在我的很多研究生也是跟你一个想法,认为论文的核心是理论、是那些数学模型。我不这么理解,数学模型掌握的人多了去了,但好的想法,可不容易有,这个论文的思想是你提出来的,这第一作者当然是你,我做的那点工作,办公室里哪个老师都能做,你不必过分谦虚,我不要那个名头。”

王教授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陈子迩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只是真诚的说了句‘谢谢’。

老教授心情不错,说:“论文你拿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硬伤,比如错别字什么的,我最近有个项目比较忙,说不准就会有疏漏,要仔细点。”

陈子迩受教,说我一定好好看,然后告别离开。

他刚转身,王教授摊开桌上的设计图纸,鬼使神差的问了句,“对道路交叉口的渠化处理,你有什么想法吗?”

他最近在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是觉得陈子迩比较有想法才问的。

所谓的交叉口的渠化就是在四岔路口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减少车辆和行人在过马路时的冲突点,这样可以增加车和人的通行效率,使得整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