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异时空之抗日> 第二百三十二章 抗战之本——民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二章 抗战之本——民兵(1 / 2)

在山西北部,随着第二十六师团火速回防大同,鬼子立刻开始对绥远分区、第五分区新开辟的游击区进行猛烈打击。

在敌我势力犬齿交错的山西游击区,八路军与日军其争锋相对的斗争焦点,都集中在粮食和地方政权这两个问题上。

鬼子即便是对稳固的“治安区”也不放心,鬼子第二十六师团也不断派出部队,在伪公职人员的协助下,频繁对区内进行不定期地细细“清理”,除了恢复、健全各种伪组织以外,还反复落实“保甲连坐”制度,强化日军的奴役统治;

鬼子对“准治安区(游击区)”则以蚕食为主,一步步建立伪政权,并且用武力驱动民众广修封锁沟墙、筑碉堡、制造隔离区,防止八路军的势力深入;

对“未治安区(根据地)”则以大范围的“三光”为主,第二十六师团不断派出兵力深入第五分区根据地腹地(绥远分区根据地的广大农村,有成熟的地道和地雷,鬼子如果不是进行了细致的策划,一般不会贸然攻击,否则就会碰一鼻子灰),通过摧毁和破坏抗日政权的基础、袭击抗日的军队及其指挥要害部门,来达到作战目的。

对于日军的“蚕食三部曲”,绥远八路军也毫不示弱的对日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开辟新区之前,首先由特科隐蔽出击,消灭当地鱼肉百姓、冥顽不灵的地方汉奸头子(消灭日寇在本地的眼线)。

前期的工作完毕后,八路军主力部队再带着委派的地方干部进驻,然后由主力部队展开猛烈攻击,打掉深入新区的日伪军据点!特别是通过公审,处决日伪军中叫嚣最厉害、双手沾满血腥的日伪官员,以达到唤醒群众的抗战热情、在农村树立八路军威望的目的。

打开局面后,就跟着再召开乡里头面人物的代表大会,正式宣布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民主选举、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以激发当地群众保卫新区根据地的热情。如果有条件,开可以就地吸收当地的知识分子、有识之士参加新区地方政府。

新区政府建立后,除了着手发动群众以外,还迅速建立民兵组织,并且在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开挖地道、制造硝化地雷。

一旦日伪军又杀回来了(一般都会很快杀回来),地方政府就会马上转入地下,如果有摇摆不定的中间分子倒戈,而地方政府又万一没有能力锄奸,就会要求武工队或者特科回来暗中消灭汉奸头子,以保卫地下政权不至于被破坏!

如果根据地暴露在敌人面前的时间过长,而导致民心不稳、地方政府开展困难。等八路军主力部队赶跑了当地的日伪军后,就多驻扎一阵,并且在当地开展练兵、宣传、协助招募民兵的活动,以稳定局面、安抚人心。

※※※

刘云安排的“北进”战略开始取得一定的收益,因头顶上有了一块林西根据地,这使得绥远的局面不知不觉地缓解了很多,但是这也使得林西地区的生存变得极为困难起来。

随着关内、关外日军的步步紧逼,林西根据地除了被迫收缩活动范围以外,其后勤的压力也变得格外吃紧!

小五拿着一份电报大声念道:“部队和根据地因为扩张得太快,导致粮食严重不足,而下一季的粮食收获却遥遥无期。主力部队为了节约粮食,已经持续减少口粮;

通过‘诉苦’运动,短期内部队的士气已经有了大体回升,又通过大练兵,连带部队的战术水平也提升了不少。但是部队的枪支弹药破损严重,且没有办法修复,连带子弹也奇缺!

骑兵部队的战马因为后勤薄弱、缺乏草料等原因,已经被迫杀死了一些老马、病马,以解决军需燃眉之急,现骑兵已经缩编到两个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