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燃烧的土地·抗日著名战役录> 第十一章 北岳区1939年反“扫荡”作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北岳区1939年反“扫荡”作战(1 / 1)

1939年夏,日军对晋察冀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由冀中平原转向北岳山区。4月,日华北方面军第1集团军制定了从5月上旬至6月下旬对五台山地区的“扫荡”计划,确定从5月8日开始,先以1周时间,围歼五台山以南台怀地区八路军;尔后,再分别由五台、台怀一线和原平、代县、沙河一线,合击五台山以西地区八路军。此后,再进一步对龙泉关地区和滹沱河谷进行“扫荡”,彻底摧毁北岳区抗日根据地。当时,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归晋察冀军区指挥)正在晋东北的恒山及五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旅直属队位于三楼、河浙村、神堂堡、大寨口、大营、沙河地区;第717团主力位于茶铺、豆村地区;第718团主力位于上寨;第719团主力位于沙河、大营以北。5月8日至9日,日军第109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旅团各一部,共5000余人,分路出犯。其中,从五台出动的日军2000余人经耿镇、石嘴进犯长城岭、铜钱沟地区;从豆村出动的日军1000余人进犯台怀镇;从大营出动的日军1000余人经白坡头、大寨口进犯神堂堡,企图合击驻阜平以西龙泉关地区的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针对日军的企图,晋察冀军区令第717团由茶铺、豆村地区向龙泉关方向转移,阻击由五台、豆村东进之敌;令第2平分区第4团及第6大队向豆村、台怀镇游击,迟滞日不前进;令第359旅旅部率第718团由下寨进至神堂堡地区,相机歼敌。

5月9日,由大营镇出动之日军独立混成第3旅团1个大队800余人,沿大寨口、神堂堡向台怀慎进犯,11日到达台怀镇以北土川里、盘道村,因前面山路有积雪,不好通行,遂企图沿原路经神堂堡回撤大营镇。第359旅决心利用神堂堡至上下细腰涧一带有利地形,集中主力,歼敌于运动中。据此,以第717团由峨河进抵文溪里一带,准备参加合击该路日军的战斗;以第718团和教导营、骑兵大队预伏于口泉村、青羊口以南,准备伏击北撤之日军,以第719团钳制繁峙和沙河镇之日军。同时,要求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以适当兵力钳制五台、豆村方向之日军。13日,土川里、盘道村之日军由原路向大营镇撤退,进至口泉村地区时,即遭第718团、教导营和骑兵大队阻击,激战竟日,被歼一部。当晚,日军见经神堂堡撤回大营镇无望,遂改经上下细腰涧撤回大营镇。此时,第359旅遂令第718团等部跟踪追击,令第717团先敌进至上下细腰涧截击。14日晨,企图撤回大营镇的日军在上下细腰涧被第359旅包围,激战至15日中午,被歼500余人,残部在沙河之日军接应下,撤回大营。此役,共毙伤日军700余人,缴获炮5门,轻重机枪19挺、步枪400余支。

5月7日,驻梁各庄日军500余人沿涞(源)易(县)公路西进,占领大龙华镇后,留置300余人在大龙华建立据点,企图与涞源日军相呼应,打通涞易公路,隔断北岳区与平西区的联系。为打破日军的分割企图,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以第1团、第2团1个营、特务营、骑兵营、炮兵连、游击第3支队、第5支队,共3000余人,于5月20日,乘夜暗隐蔽接敌,突然发起攻击。天亮后,易县、梁各庄等处日军来援,均遭阻击。战至下午,全歼大龙华日军,并歼灭援敌100余人。此役,共歼灭日军400余人,缴获炮5门、轻重机枪6挺、各种枪90余支及日军文件50多册。大龙华战斗后,日军出兵报复,利用雨季对第1军分区的易县、满城、徐水地区进行“扫荡”。第1军分区经过20余天战斗,于7月28日结束雨季反“扫荡”。

1939年8月,第120师奉中央军委命令,由冀中转移至晋察冀边区整训待命。9月,第120师除第715团奉命于9月中旬开抵雁北上寨地区,接替第359旅防务外,师部率第35s旅(原独立第2旅)、独立第1旅,第719团和独立第1支队等部,在行唐西北之口头镇、南北城寨、牛家下口、程家庄、南北谭庄等地集结整训。

9月25日上午,驻石家庄及正太路沿线的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第31大队及灵寿、正定、行唐、无极4县的伪警备队共1500余人,由灵寿出动,占领慈峪镇,采取所谓“牛刀子战术”,奔袭晋察冀边区南部重镇陈庄,寻歼八路军主力,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的后方设施。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首长根据敌之企图,决心以少数兵力节节抗击,诱敌深入,尔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该敌于运动中。战斗部署是:以第719团正面抗击,吸引日军;以独立第1旅第2团、第358旅第716团、独立第1支队等部,隐蔽集结于牛家下口、程家庄、刘家库他及大小文山之间地区,准备向敌侧后突击,并在正面阻击部队的配合下,歼灭该敌于东西岔头、南北谭庄地区。另以第358旅第4团向行唐、曲阳方向警戒;以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独立第5团在慈峪以南地区监视日军后续部队的行动。

26日拂晓,进占慈峪镇之日军向该镇以北的南五河、北霍进攻,遭第719团阻击,不能前进,下午撤回慈峪镇。27日拂晓,日伪军1100余人,由慈峪镇沿鲁柏山及秋山南麓,经南燕川、湾子里、长峪奔袭陈庄,于11时占领陈庄。第120师首长认为该敌孤军深入,后勤缺乏保障,因而不可能久占陈庄,必将迅速撤退;并且根据日军撤退时一般不走原路的规律,判断其可能由陈庄向东、经南北台头、东西岔头沿磁河大道向灵寿撤退。据此,决心迅速调整部署,在磁何两岸的东、西寺家庄及冯沟里地区设伏、歼敌。具体部署是:独立第1支队(欠1个营)进至陈庄以东之七祖院、大庄地区,与敌保持接触,诱敌进入预伏区;以第358旅第716团隐蔽集结于东西寺家庄至南北台头之间待机;以独立第1旅第2团隐蔽集结于冯沟里、破门口及其以南地区,担负伏击任务;以独立第1支队和第2团各1个营进至长峪附近,防敌经长峪撤退;以第719团于南北谭庄及东西白头山占领阵地,阻止慈峪之敌北援;以第358旅第4团1个营担任对行唐、曲阳的警戒,该团主力集结于牛家下口待命;师前方指挥所设于南台头。

27日夜,独立第1支队和抗大二分校各以一部,自东西两方终夜袭扰陈庄。28日6时,敌火烧陈庄后,沿磁河左岸大路向东撤退。独立第1支队一部按计划节节阻击。敌为防止受到伏击,途中又变换方向,突然向南徒涉磁河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