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燃烧的土地·抗日著名战役录> 第十三章 中国军队1939年冬季攻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中国军队1939年冬季攻势(1 / 1)

武汉会战后,日本大本营为适应未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侵华战争持久化,决定无特别重大必要,不再扩大侵占地区,并将已占领地区划分为“治安区”和“作战区”两种,华北和京沪杭地区为治安区,配备相当的兵力,负责消灭游击部队等抗日势力,维持“安定”,确保各主要交通线;武汉地区为作战区,控置有力的机动兵团,实施局部攻势,以不断的短促出击,歼灭周围的中国军队主力,消耗其战斗力,打击其抗战意志。同时,积极扶植伪政权和进行战略轰炸,企图迫使国民政府屈服。1939年间,日军分3期新建11个新制步兵师团(3联队制)、14个守备混成旅团(火力加强、机动力较小)。除第24师团调入关东军外、其余全调至关内战场;而将原在关内的9个师团(第9、第10、第12、第16、第20、第101、第108、第109、第114师团)调回日本。并于9月成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设于南京。以西尾寿造为总司令官,统一指挥关内的侵华日军,至1939年冬,关内侵华日军共有25个步兵师团和20个步兵旅团、2个野战重炮兵旅团和2个飞行团。总兵力约80万人。

武汉失守后,中国军队主力扼守要地,与日军对峙,分遣一部加强敌后游击,同时抽调第一线部队轮流整训。1939年7月26日,美国废除《美日通商航海条约》;8月23日,德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19日,美国在东京公开表示坚决反对“东亚新铁序”。一连串国际事态的发展,对国民政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0月29日,国民政府在南岳召开第二次党政军联席会议,蒋介石在讲话中,一面介绍国际形势,认为“已临到胜利的一个大转机”,说中国的抗战,只有“与世界战争同时结束,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一面提出第二期抗战的战略,“应该是见到敌人的破绽,见到敌人厌战怕战不敢前进的时候,我们就立刻采取攻势,决然攻击前进”。要求“今后的战略运用和官兵心理,一定要彻底转变过来,要开始反守为攻,转静为动,积极采取攻势”。此时,第二期整训已大体完成。军事委员会为给予日军以更大的消耗,于是策划发动冬季攻势,将第二期完成整训之部队,分别增加至第二、第三、第五、第九战区,作为主要攻势地区,第一、第四、第八、第十、鲁苏、冀察等战区,作为策应攻势地区。

1939年11月中旬,军委会指令各战区的作战任务是:“第一战区,攻击开封、博爱,牵制敌人。第二战区,应首先切实截断正太、同蒲两铁路之交通,并肃清晋南三角地带之敌。第三战区,应以主力约11个师,截断长江交通,分由湖口、马当,东流、大通、铜陵、荻港间,伺隙进攻,一举突进江岸,占领坚固阵地,并以轻重炮兵火力及敷设水雷,封锁长江。第四战区,应以一部相机攻略湖、汕,主力扫荡广九路及南宁之敌。第五战区,扫荡平汉线南段信阳、武汉之敌,进取汉口,并向汉宜公路之敌攻击,截断襄花、汉宜两公路之交通。第八战区,应以一部协同第二战区作战,主力攻击归绥附近之敌。第九战区,应向粤汉北段正面之敌攻击,重点指向蒲析、咸宁一带,并向武昌挺进,同时攻击南昌及南浔铁路,进袭瑞昌、九江之敌。第十战区,仍任原河防,并依晋南三角地带攻击之进展,准备以一部渡河扩张战果。鲁苏战区,应以广正面由东西两面向泰安、临城间及铜山、滁县间攻击,以策应沿江方面之作战。冀察战区,应以主力切断保定、邢台间及石家庄附近敌之交通,一部切断沧县、德县附近敌之交通,以策应山西方面之作战。”

日军侦知中国军队将发起冬季攻势后,一方面加强各要点的防御,增强其兵力装备和工事;一方面组织出击,以进行牵制。同时,各师团均组成一支机动部队,准备随时投入不利之地点。并将12月初已撤离南昌、安义,奉命回国,集结于九江等船的第101,第106师团,暂留该地,以作为应付冬季攻势之战略性机动兵团。

第一战区于12月1日开始行动:第3集团军以豫皖边区游击队切断兰封东西一段陇海路,以第81师一部向兰封,主力向开封袭击,12月17日突入开封,焚毁日军第35团所属部队的一个指挥部及仓库;21日,骑兵第2军一部,袭击商丘,焚毁日军机场汽油仓库;1940年元旦,第9军第47师,一度攻人沁阳,歼日军一小部;新5军、第47军等,曾进出至安阳附近,并破坏了汤阴南北铁路桥,使交通中断数日。

第二战区于12月10日开始行动,由于日华北方面军采取主动出击、以攻为守的方针,令第37师团为主的部队首先进攻中条山,所以战区主力第4、第5、第14集团军仅进行了阻击日军的作战;第27、第40军等攻击晋东的日军,一度攻入黎城、涉县、路城。

第三战区于12月16日开始行动。以第32集团军及第10集团军,分别袭击南昌、杭州日军,以第18、第25、第86、第21、第58军共14个师,编力长江方面攻击军,区分为左、中、右3个兵团,沿长江攻击日军第116师团各要点,并在大通、获港间袭击日舰,布放水雷,将长江航道遮断。9日,日军第11军以第101、第106师团增援反击,攻势受阻。第三战区令各集团军退守原阵地,改变战法,以小部队分向江岸行广正面渗透,邀击日舰。第32集团军曾于12月12日和18日,以游击小部队潜入南昌进行袭扰。第10集团军一部兵力,于12月13日晚分别袭扰杭州富阳、余杭等地,焚毁一些仓库。日军于1940年1月21日实施反击,攻占萧山。

第四战区在攻势行动时,日军先行发动攻势。广西方面,日军发动南宁会战;广东方面,日军第21军以第104师团主力及第18师团一部,于12月8日分沿东江及粤汉路北进。至12月末,攻破翁源、英德。第54军增援到达,经战斗,日军于1940年1月16日撤回原阵地。

第五战区于12月12日开始行动,将部队区分为6个兵团:以第2集团军第68、第92军及豫鄂边区游击总队共4个师1个游击总队,为豫南兵团,由平汉路以西、信阳南北地区向日军进攻,并派部队破坏信阳外围交通。15日,信阳日军发动反击。1940年1月3日,第31集团军(第13、第85军)加入作战,向花园、广水方面进攻,7日攻占花山。日军第3师团实施反击,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