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明越坡> 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1 / 2)

<dtclass="tp"></dt><dtclass="rd"></dt>;;;;受形势所迫,张定边不得不答应了张必先的要求,让罗复仁进了城。

;;;;进城之后的罗复仁当然首先就是去找了陈友直。陈友直听说了朱元璋对罗复仁的礼遇,而且朱元璋还再三言明,只要陈理投降,绝不会害陈家人的性命,陈友直当然是心动了。

;;;;自从高冠山失守之后,陈普才、陈友当父子就把日子论天过了。他们不知道武昌城还能坚守几天,自己还能活过几天。

;;;;可是当陈友直带着罗复仁来找到陈普才父子,并言明了朱元璋的宽大政策之后,陈普才、陈友当是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虽然罗复仁拍着胸脯为朱元璋担保,只要陈理出降,绝不伤害陈家的人。但是陈普才、陈友当、陈友直还是有点儿不敢相信。特别是罗复仁说的,朱元璋不会杀害陈理之事,陈普才三父子更是不敢相信。

;;;;因为陈普才已是垂垂暮年,陈友当、陈友直对朱元璋也是威胁不大。但是陈理不一样呀!陈理还年幼,而且曾经是大汉的皇帝,朱元璋真的能容得下他?该不会是为了诱陈理出降,故意耍的一个手段吧?

;;;;对于陈普才父子的这种担心,罗复仁是好好为他们分析了一番。

;;;;罗复仁告诉陈普才父子,朱元璋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他绝不会满足于仅仅当个吴王,成为一方霸主。也就是说,朱元璋的终极目标肯定是君临天下。

;;;;既然朱元璋有如此深远的目标,他怎么可能在陈理这件小事上给别人留下口实呢?一旦陈理出降,大汉的百官要么投降朱元璋,要么选择归隐。

;;;;自鄱阳湖大战之后,可以说大汉精兵强将几乎损失殆尽,眼下还活在世上且有些号召力的也就剩下张定边、张必先、邹普胜三人了。

;;;;邹普胜虽是徐寿辉重臣,但对先皇陈友谅也还算忠心。可是自从先皇陈友谅驾崩之后,邹普胜就已心灰意冷,根本无心辅佐新皇陈理。如果陈理出降,邹普胜归隐的可能性非常大。

;;;;张必先现已被朱元璋擒获,虽然他誓死不愿意投降朱元璋,但他还是支持陈理出降的,因为这是保存先皇陈友谅这唯一一支血脉的最后机会。

;;;;既然张必先现在都支持陈理出降,他就没有理由日后鼓动陈理再有什么异心。因为如果那样做,不仅是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还不如现在就坚守武昌城,而且这事儿一旦被朱元璋察觉,陈理必死无疑。

;;;;至于张定边嘛!也就剩下他这个顽固分子了。但是陈理执意出降的话,张定边还能有什么好说的。以张定边的秉性,陈理一旦出降,他必将选择离开。

;;;;只要这三人自此之后不与陈理绑在一起,陈理就算今后有点儿什么想法,也是难以成事,根本不会对朱元璋构成任何威胁。

;;;;虽然罗复仁这话说得在理,但是从军多年、还算有些见识的陈友直说道:“在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前,陈理应该是安全的。怕就怕他日一统天下之后,朱元璋想起了宋太祖赵匡胤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至理名言。而陈理则可很能就步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后尘。”

;;;;虽然李煜死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已死,由其弟赵光义继位。但是相较之下,还稍显仁慈的哥哥赵匡胤都容不得李煜,何况是有虎狼之心的弟弟赵光义呢?

;;;;不得不说,陈友直这个担心是十分有道理的。陈理出降之后,虽然朱元璋答应给其封侯封爵,但当某一天来临,朱元璋看着陈理不爽,而且也没有任何顾虑的时候,除掉他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陈友直这话说完,不仅是陈普才、陈友当父子陷入了沉思,连一旁的罗复仁也觉得陈友直的分析有那么几分道理。

;;;;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罗复仁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陈理出降,有可能在N年之后遭到清算。但陈理要是不降,肯定活不过今年。还是先顾眼前吧!

;;;;另外,罗复仁告诉陈普才父子。如果陈理不降,不光是陈理必须死,他们整个陈家的人很可能都被朱元璋攻破武昌城后灭族。

;;;;但是如果陈理出降,即使将来陈理遇害,但陈家的其他人至少存活下来了。如果为了一个家族的存亡,只是牺牲了陈理一个人,那肯定是值得的。

;;;;罗复仁这一番道理摆了出来,陈普才率先表了态,必须出降。虽然陈理是他的亲孙子,他也不想把亲孙子送进虎口,但是如果用这个亲孙子的性命,能换回他更多子孙后代的性命,他认为这是值得的。

;;;;陈普才一表态,陈友当、陈友直兄弟自然也是赞同的。

;;;;见陈家父子这样子,好像陈理出降就是被判了死刑似的。罗复仁立即开导他们,刚才咱们分析的只是最坏的情况。有可能咱们低估了朱元璋的肚量,只是杞人忧天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