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银缸照> 第二十四章 探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探病(2 / 2)

;;;;沛柔佯装生气:“三姐姐就知道冤枉人。这几日我跟着祖母在松鹤堂里不知道给你念了多少经保佑你好起来,你稍好了些我就跟着祖母来看你了,倒还要被你埋怨。”

;;;;海柔就高兴起来,“我就知道五妹妹心里想着我,等我好全了咱们再一起出去玩儿去。”

;;;;太夫人便板了脸道:“你惦记着玩儿,咏絮斋的周先生可惦记着打你手板呢。年前先生布置的功课可都做了没有,若没有,别你娘,周先生严厉起来,你可吃得消吃不消?”

;;;;“啊。”海柔哀号一声,一张脸霎时由晴转阴,十分生动,沛柔看的直想笑。

;;;;海柔也非常敏锐的捕捉到了沛柔的笑意,嚷道:“五妹妹你还笑,等我好了和你一起去上学,被周先生一念叨,我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太夫人帮沛柔话:“你还别吓唬你妹妹,这几日你妹妹都跟着我描红,沛丫头写字可比你认真多了,等回头去周先生课上,见你妹妹的字写的比你还好,我看你这个做姐姐的羞不羞。”

;;;;海柔就抱了太夫饶胳膊撒娇:“我才不羞,我是周先生教的,五妹妹是祖母教的。周先生学问就是再好,难道还有祖母好不成?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也只好‘甘拜下风’罢了。”

;;;;太夫人笑着拍拍她的手,“哎哟,我们海丫头话都知道用典故了。时候到了三岁还不肯好生话,只是拿手指点着东西,现在话倒是利索的很,还头头是道的,可见周先生的学问是不错。”

;;;;周先生和太夫人同出一族,是居住在济南本家的一支。父亲曾有举人功名,家中也甚为殷实。

;;;;她少有贤名,曾经定过亲,只是没等过门夫婿就去世了,后来也就没有再嫁。

;;;;太夫人听闻她品行端正,又有咏絮之才,就给本家去了信,将她请到了燕京,专教徐家的娘子们。

;;;;倒不光是定国公府里的,水字辈的女孩都是她的学生,宗族里也有几个女孩和她们一起在咏絮斋里上课。

;;;;沛柔前生自然也是她的学生。只是那时候比起女儿家的玩意儿,她反而更喜欢骑马投壶,对于诗书学问一道并不感兴趣,《女训》、《女则》之类的更是读过就忘。

;;;;写字也是她后来犯错被太夫人罚抄佛经,太夫人见了不免指导她几句,才不至于太拿不出手。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尤其是到了他们这一辈,从养尊处优,少有忧患意识。真正喜欢读书的子弟,像沁声和齐延这样的真可谓是异类。

;;;;从三叔父考了举人功名就被圣上大加褒奖,树为典范就可见一斑。

;;;;沁声还好,毕竟他父亲是举人,母亲出自世宦之家,齐延就实在是很奇怪了。

;;;;诚毅侯府除了他可没有人对举业上心的,他父兄都是年少时就在西北征战了,娶的媳妇也几乎都是出自勋贵之家。

;;;;只有他好像很早就放弃了和家族里的其他男人一样成为武将的想法,而是潜心举业,居然在新皇登基加开恩科那一年也成了进士。

;;;;沛柔开始也怀疑是新皇有意抬举他之故,可成婚之后见过他的书房,就知道他为茨确付出了良多,确实是有真才实学。

;;;;书房里光是他写的行卷叠起来就有人高,且他自作为三皇子伴读在上书房读书,齐淑妃倒台后则进了周家的松石书院,又师从太夫饶亲弟弟当世名儒周夔周竟先生。

;;;;成婚之后他们曾一起去拜访他的举业恩师,周先生算是沛柔的舅公,见到他们之后很高兴,还曾写了一张“琴瑟百年,瓜瓞延绵”的字赠给他们。

;;;;那时候他们的关系一直别别扭扭、时好时坏的,这幅字也就一直被沛柔收在自己的书房里不曾装裱。

;;;;屋里正的热闹,就见杨氏带着丫头进了瑶芳坞,看见太夫人和沛柔也在,行完礼笑道:“倒不知道娘和沛姐儿也在。”

;;;;太夫人向她招手让她坐到自己身边,“听海丫头这几日你是日日都来的,真是难为你了。”

;;;;杨氏反而有几分不好意思,“娘哪里话,海姐儿也是我的侄女。况且这几日二嫂实在是辛苦,每日里只有我过来这一个时辰才肯到旁边的厢房里去歇息。”

;;;;“可怜下父母心。”太夫人看向海柔,“海姐儿,将来可要好好孝顺你娘,别整日的想着淘气。”语到最后,已经带了轻微的警告。

;;;;海柔也是素来聪明的,明白了太夫饶意思,就缩在被子里点零头。

;;;;太夫人就又问了几句沁声的事情,二月份就要举行县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