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只问自己学到什么,不要纠结字面原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只问自己学到什么,不要纠结字面原意(1 / 2)

读古文,一个经验,只问自己学到了什么,理解他思想的原意,别纠结他字面的原意。

原文

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华杉详解

争地,吾将趋其后。

这句有点麻烦,各家注解都不太一样。

曹操注:“利地在前,当速进其后也。”曹操等于没解,和孙子说的一样,他明白,别人还是不明白。这“后”,是什么“后”,抄到敌人后面?

杜牧注:“必争之地,我若已后,当疾趋而争,况其不后哉?”对于争地,如果我们已经落后,当急行军去争。

陈皞说杜牧注得不对。他注道:“二说皆非也。若敌据地利,我后争之,不宜后据战地而趋战之劳乎?所谓争地必趋其后者,若地利在前,先分精锐而据之,若彼恃众来争,我以大众趋其后,无不克者。”

陈皞说,如果敌人已经据了地利,我后趋而争,那不就成了后趋战地者败了吗?不过他这样说前人不对,理由也不成立。杜牧说的是,如果敌人跑前面了,我们要追上去赶在他前面,抢先到达争地,并没有说敌人已经把争地占了。

陈皞的注解是,若地利在前,我们先分精锐去占了,如果敌人恃众来争,我们再大部队抄他后路。

这样解,似乎又想多了。争地,争到了就是争到了,孙子应该没有说争到之后再去抄敌人后路的意思。

杜佑注:“利地在前,当进其后。争地,先据者胜,不得者负。故从其后,使相及也。”杜佑前面说得对,争地的性质,就是先据者胜,不得者败,这才叫争地嘛,所以不存在争到了之后再抄敌人后路的问题。不过他后一句“故从其后,使相及也”,又不明白了,是要后面的部队跟上,前后相及,不要掉队?

张预强化了杜佑的观点:“争地贵速,若前驱而后不及,则未可。故当疾进其后,使首尾俱至。”所以他说这个“后”,不是敌后,是自己的“后”。不要先头部队到了,后面的还没跟上,所以后军也要疾进,首尾一起到。

我估计孙子没那么复杂的意思。

张预还提供了另一个解释:“趋其后,谓后发先至也。”那么这“后”,是敌人先出发,我们后出发的“后”了。我想孙子更没有这个意思了,干吗说要后发先至呢?反正是要先至,孙子没管你是先发还是后发。

总结一下,我们不要想那么复杂,简单点,直接点,“争地吾将趋其后”,意思就是,对于争地,我们当疾进,抄到敌人后面,抢先到达。

读古书,一个经验,只问自己学到了什么,理解他思想的原意,别纠结他字面的原意。他的思想在他的上下文里,在他的整本书里,你学到了,就是学到了。如果去纠结、争论、训诂某一句话、某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实在是徒事讲说,意义不大。特别是不要有胜心,不要一心想另立一说,另创新解,来胜过前人。

交地,吾将谨其守。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在交地,就要谨守壁垒,断其通道。

杜牧注:“严壁垒也。”敌人四面都可能来,我们就要修筑工事,深沟高垒,严密把守。

衢地,吾将固其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