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九种地势的作战方法(二):力量的关键是意志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九种地势的作战方法(二):力量的关键是意志力(1 / 2)

从散地、轻地、争地的战法,我们看到,始终围绕的都是心理因素,是双方精神力量的消长,是治气。

力量的关键是意志力。

原文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争地则无攻。

华杉详解

3. 争地

“争地”,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那句话:兵家必争之地。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谁先占了,就对谁有利。为什么呢,曹操注:“可以少胜众,弱击强。”只要占了这地势,少可以胜众,弱可以击强。所以对方占了争地,你不要去硬攻。

李筌注:“此阨喉守险地,先居者胜,是为争地也。”

杜牧讲了一个战例。淝水之战前,苻坚遣大将吕光征伐西域,吕光平定了西域,载了大批财货东归。这时苻坚却在淝水大败。苻坚一倒台,前秦手握兵权的各方大将都各自有了想法。吕光军抵宜禾(今新疆安西南),前秦凉州刺史梁熙欲关闭境内通道,拒绝吕光入境。

时高昌太守杨翰对梁熙说:“吕光新破西域,兵强气锐,闻中原丧乱,必有异图。河西地方万里,带甲十万,足以自保。若光出流沙,其势难敌。高梧谷口险阻之要,宜先守之而夺其水;彼既穷渴,可以坐制。如以为远,伊吾关亦可拒也。地有所必争,此其机也。度此二阨,虽有子房之策,无所施矣。”但却遭到梁熙的拒绝。

这就是争地的本质,高梧口、伊吾关,是两个可以挡住吕光的争地。吕光听到谍报杨翰的计策,非常担心。部下杜进对吕光说:“梁熙文雅有余,机变不足,他不会听的。咱们利在速进,不必迟疑。如果梁熙能听从杨翰的计策,我把头砍给您。”

梁熙果然嫌二关太远,派五万人在酒泉阻截。吕光长驱大进,杨翰第一个举郡投降,敦煌太守、晋昌太守也相继降了。吕光最后擒斩梁熙,建立了后凉帝国。

所以不管哪个阵营,都不缺明白人,只是主公听不懂,就没办法。韩信井陉之战,广武君李左车给陈余献计说把住井陉口,陈余不听。韩信攻破赵军,斩了陈余,俘虏了李左车,给李左车行礼说,如果用先生您的计策,我可到不了这里。李左车就投到汉军营中为韩信效力。杨翰也一样,一见主公言不听、计不从,知道大势已去,吕光大军一来,他第一个降了。

吴王问孙子:“敌若先至,据要保利,简兵练卒,或出或守,以备我奇,则如之何?”

如果争地被敌人先占了怎么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