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上级要比敌人更可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级要比敌人更可怕(1 / 2)

原文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华杉详解

如果只知厚待而不能指使,一味溺爱而不能命令,违法乱纪也不能治理,那士兵就成了骄子,没法使用了。

杜牧注解说,黄石公说:“士卒可下,而不可骄。”你可以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但不可骄纵下属。恩以养士,谦和待人,这叫“可下”;制之以法,这叫“不可骄”。

《阴符》说:“害生于恩。”我们往往对一个人太好,结果却害人害己,把他害了,把自己也害了。为什么呢?因为一味只有恩,只有爱,却没有规矩,没有法,他习惯了、骄纵了、堕落了。你这时候想把关系调整过来,也不可逆,调不了了。你就只好放弃他了。你放弃他,他机会没了。你呢,也白培养人了。

一旦已经习惯了的恩情没了,就成了仇人。其实有什么仇呢?并没有任何伤害,只是停止了恩情而已。但对你来说,是停止了给予;对他来说,却是被夺走了既得利益。

所以恩怨、恩仇,没有恩,就没有怨,没有恩,就没有仇。曾经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就有多大仇。

吴起说:“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章,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以声,不得不清;目威以容,不得不明;心威以刑,不得不严。三者不立,必败于敌。故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

吴起提出威耳、威目、威心。要经常训练,要有操练,要有仪式,强化指挥系统的权威,养成令行禁止的习惯,这样才能做到不怕牺牲,指哪打哪。旌旗一指,战鼓一敲,马上就冲,因为不冲的后果很严重!

李靖说:“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怕将领的,不怕敌人;怕敌人的,不怕将领。所以将领一定要比敌人更可怕。冲锋陷阵的,不一定会死;吹了冲锋号不冲的,马上正法。

李靖后面说得更恐怖:“古之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十杀其三,威震于敌国。十杀其一,令行于三军。”

什么意思呢,先杀自己人。差的杀十分之一,厉害的杀十分之三。杀十分之三,威震敌国;杀十分之一,三军听令。

所以古代出军前要杀人祭旗,不是杀敌国人质。杀敌国人质,比如康熙杀吴三桂的儿子,那只是表示决裂,并不能立威。杀自己内部不听令的,才是立军威、立军法,让三军听令。什么样的人是最好的斩杀对象呢,最好是跟皇上有点关系的宠臣。他以为没人敢动他,吊儿郎当,杀了他,三军将士就都明白人人可杀。先斩后奏,跟皇上汇报,皇上也觉得杀得合适。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孙子跟吴王谈兵,吴王把自己的妃子们交给他,让他演练看看,说你要能把这群女子训练成一支铁军我就信你。妃子们嘻嘻哈哈不听号令,孙子马上把领头的两个吴王最宠的妃子斩了,娘子军即刻练成。

田穰苴斩庄贾,也是最典型的案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