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一)(1 / 2)

原文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yi)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华杉详解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曹操注:“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葭苇者,众草所聚;山林者,众木所居也;蘙荟者,可屏蔽之处也。”

进军路上遇到险要之地,湖泊沼泽、芦苇、山林等等容易隐蔽的地方,要仔细搜索,防止敌人有伏兵或斥候。

以下开始讲相敌,一共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

1.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

敌人离我们很近,却不动,那是占据了险要、有利地形,有恃无恐。“静”,是静止不动,不一定安静不出声。前面学过马援讨伐湖南苗族叛乱的战例。马援被困在河滩上,苗人就在峡谷高处对他鼓噪,因为知道他上不去,奈何不得。

2. “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敌人离我们很远,又派少数部队来挑战,那是要引诱我们前进。

上一条说敌军相近而不动,是恃险无惧。这一条相反,敌军相远而挑战,是要诱我前进。《尉缭子》说:“分险者,无战心。挑战者,无全气。”若敌人先占了险地,我们不要与他作战。若敌人隔得远又来挑战,我们不要全气击之,留一手,打打看看。

3. “其所居易者,利也”

如果敌人占据开阔地带,地形肯定对他有利,他想诱我们过去决战。

张预注解说:“敌人舍险而居易者,必有利也。”他放着险要地形不占,要在平坦开阔的地方布阵,那是他根本不怕我们,就等我们去决战。那我们就要谨慎了。这和前面《军争篇》说的“勿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差不多一个意思。

4. “众树动者,来也”

看见树木摇动,那就是敌人来了。

张预注:“凡军,必遣善视者登高观敌,若见林木动摇者,是斩木除道而来也。或曰,不只除道,亦将为兵器也。”

大部队开来,要一路伐木开道,或伐木制作兵器,搭建营盘。总之看见树木摇动,就是敌军来了。

5. “众草多障者,疑也”

曹操注:“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如果在草丛中设置障碍,那是布下疑阵。敌人可能已经跑了。

杜牧注:“言敌人或营垒未成,或拔军潜去,恐我来追,故结草使往往相聚,如有人伏藏之状,使我疑而不敢进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