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宋襄公东施效颦,是荒唐,不是仁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宋襄公东施效颦,是荒唐,不是仁义(1 / 1)

原文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勿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华杉详解

杜牧讲了一个战例:

三国时,魏将郭淮在汉中,刘备欲渡汉水来攻。郭淮部下将领认为刘备势大,众寡不敌,应该依水为阵,不让他渡河。郭淮说:“不对。如果我们依水为阵,那是示弱,刘备一看就知道我们不敢跟他打,那他就敢过来。不如远水为阵,引他过来,等他渡过一半,再攻击他。”于是远水为阵。刘备在对岸看了,知道这是“半济而击”的套路,不敢过来,撤兵了。

春秋时,齐桓公死后,天下没了霸主。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的地位,又没有那个实力,便东施效颦,以“仁义”为标榜,希望天下服他,于是留下了泓水之战的笑话。

宋襄公要称霸,柿子拣软的捏,讨伐不服他的弱国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即刻发兵讨伐宋国。宋襄公看事态严重,回师在泓水布防。

宋楚战于泓。宋军已经列阵,楚军还没渡过河来。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襄公不同意,说我们是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e)”。

楚军安然渡河,开始列阵,公孙固又请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混乱、立足未稳之际发起进攻,襄公又不允许,说:“不鼓不成列”。直待楚军列阵完毕后方下令进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亲军全部被歼,襄公自身亦伤重而死,宋的霸业梦也不做了。

世人都笑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哀叹人心不古,三代以前的君子之战传统没了,仁义已死,诡诈当立。

事实上宋襄公哪有什么仁义,他就是一个传统的老贵族,梦想恢复祖先的荣耀,宋国是殷商后裔,周灭殷后将殷商王室,封在宋国。宋襄公看齐桓公死了,天下共主应该轮到我了。

但是他长于深宫妇人之手,没出过门,根本不知道天下是怎么回事,更别说政治军事了。

他知道自己没有军事实力,以为齐桓公是以仁义霸天下,我只要仁义,天下就会推举我为霸主。

但大家不买他的账。特别是楚国在他发起的会盟大会上居然把他绑架了,在鲁国协调下才放回来。他吃了楚国的大亏大羞辱,却不敢报复楚国,找楚国的小兄弟郑国出气。楚国打过来,他又演了那么一出荒唐闹剧。

所以宋襄公和仁义没半点关系,甚至用愚蠢来形容他,都把他抬高了。他就是荒唐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