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择人任势,任三个势:气势、地势、因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择人任势,任三个势:气势、地势、因势(1 / 2)

原文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华杉详解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俗话说,形势比人强,胜负之道,在于怎么造势,这得主帅自己研究,而不求之于下面的人。什么事没干好,你不能骂下面的人不行,执行力太差,或者强力逼下面的人去干,是你自己没安排好。即便是人不行,也是你自己没选对人。

所以优秀的领导者,求之于势,不责怪下面人。能够造好势,选对人。

杜牧注解说:“善战者先量度兵势,然后量人之才,随短长以任之,不责怪说下面人不成器。”

就是在对的地方,用对的人。地方不对,人不对,都是领导者自己不对。

战例是曹操的“锦囊妙计”。

曹操征张鲁于汉中,留张辽、李典、乐进将七千余人守合淝。临别前给护军薛悌留了一个信封,说敌人来了再打开。

曹操大军离开没多久,孙权就率十万人来取合淝。四位大将赶紧打开信封,里面写了:“如果孙权来,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要出战。”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张辽懂了,他说:“丞相出征在外,如果等他来救,我们城已经破了。丞相这是叫我们乘他兵势未合,先给他一下,折其威势,然后可守。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李典和张辽两员猛将,乘孙权立足未稳,即刻出战,果然大破孙权。吴军夺气——气势没了。张、李二将再回城中守备,守军心安气盛,孙权挨了一棒,再重新收拾军队来攻城,攻了十天攻不下,自己撤退了。

孙盛评论说:“兵者,诡道也。”合淝之守,孤军无援。如果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他人多,必有惰性。我以亡命之师,击他贪惰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则必固矣!所以曹操杂选武力,参以异同,事至而应,一切如他神机妙算。

李世民的大将李靖说,兵有三势,一是气势,二是地势,三是因势。

气势是什么,首先是你内心强大,然后别人也认为你强大。

李靖说:“将轻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风,谓之气势。”这叫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气壮山河,就真有山河一般的力量。

我们平时在工作中、谈判中,都有体会,关键是气势,气势就是权力,如果别人见了你,就先让你三分,你就先赚了三分。有些明星耍大牌,明明是无理取闹,别人也认了,这就是屈服于他(她)的气势。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揣着百万英镑的支票,就可以到处白吃白喝,也是气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