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谋攻,最好是不用攻,不攻而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谋攻,最好是不用攻,不攻而下(1 / 2)

原文

谋攻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华杉详解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第二篇讲野战,第三篇就讲攻城。这是次序。

李筌注解说:“合阵为战,围城曰攻。”所以这篇在《作战篇》之后。

曹操注解说:“欲攻敌,必先谋。”

谋什么呢?王皙注解说:“谋攻敌之利害,当全策以取之,不锐于伐兵、攻城也。”

还是谋利害关系,趋利避害。打仗不是为了杀敌,因为杀敌要付出代价,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晓之以利害,让他投降,全城全人全财全货的尽归于我。

这就是孙子的“求全”思想。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曹操注解说:“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郭,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把敌人围起来,让他绝望,认清形势,投降,那是最好不过。他若作困兽之斗,我们攻城击破他,那就要付出代价,得到的也不是全城,而是一个破城。更何况,战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不一定能胜利。

曹操伐江南,刘琮投降,曹操就得了徐州,还得了蔡瑁、张允的水军。这是全国为上。之后孙权不降,就有了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从此再未能进军吴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