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把战争成本降低,就能提高胜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把战争成本降低,就能提高胜算(1 / 2)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华杉详解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役不再籍”,就是一次征兵就解决问题,不要仗打了一半,人打没了,又回国征兵。

“粮不三载”,这要求更高了。“不三载”,就是两载。去的时候带一次粮食,回来的时候再送一次粮食给军队路上吃。中间吃什么呢?“因粮于敌”,吃敌人的,能克敌拔城,得了他的储积,就不用国内运粮了。楚汉相争,刘邦就是先占了秦朝留下来的中央粮库——敖仓。楚军饿得嗷嗷叫,他始终不愁吃不愁穿。

一次把事情做对,一定搞定,不返工,就是最高效率。看来做任何事的道理都一样。

国之贫于师则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杜牧注解说,粮食是重物。要运粮食,就要人去运,牛拉车,则农夫耕牛都离开了农田,没人耕地,百姓不得不贫。

管子说:“粟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运粮行程三百里,则一年的存粮没了;行程四百里,则两年的存粮没了;五百里,则全国人民都要饿肚子。所以诸葛亮北伐,他得攒三年粮食才能伐一回,魏国也把他这粮食账算得一清二楚,知道他下回什么时候来。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