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鬼吹灯全集> 第 95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5部分阅读(1 / 2)

shirley杨打断了我和胖子的化:“你们俩有完没完,怎么说着说着又拌上嘴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条水路完全不像彩云客栈老板娘所描述的……”

胖子说道:“那老板娘也没亲自进来过,她也不是听采石头的工人们讲的吗,难免有点误差,咱们用不着疑神疑鬼的。”

我对shirlye杨和胖子说:“不见得是老板娘说错了,咱们先前经过的一段河道,水流很急,可能是和这几天连降大雨有关。水流急的那段河道很宽,也许把两条河道连在了一起,咱们只顾掌握竹筏的平衡,强光探照灯的照射光柱角度很小,视野上也有局限性,有可能行入了岔路。”

胖子急道:“那可麻烦了,不如掉头回去找路,别跟上回咱们在蜘蛛窝似的,钻进了迷宫,到最后走不出去了,咱们带的干粮可不太多。”

我对胖子说:“如果真的只是河道的岔口倒不用担心,这些水流都是朝着一个方向流淌,最后都会穿过遮龙山,汇入蛇河的溪谷,所以绝对不会存在迷路的问题。而且这条河道很直,显然是人工加工过的,就像shirley杨所说,有可能是修造王陵时运送资材的运输水路,从这下去肯定没错。”

shirley杨说道:“老胡说的对,古时修建大型陵墓都会利用河流来运送石料,当年修秦陵工匠们在工作时就会唱‘取石甘泉口,渭水所不流’。从这简短的两句中,便可想像当年始皇陵工程的庞大,由于运送石料,把渭水都堵住了。”

胖子说:“渭河我们上次去陕西是见过的,比起那条大河,这里顶多是条下水道,那献王比起秦始皇,大概就算个小门小户的穷人。咱去倒他的斗,也算给他脸了……唉哟……怎么着?”

缓缓顺流而下的竹筏忽然像是挂到了河中的什么东西,猛烈的颠簸了一下,随后就恢复正常,却听到河中有一阵“噶啦噶啦”沉重而又发锈的厚重金属搅动声传了上来。我和胖子、shirley杨三人,心中同时生出一阵不祥的感觉,不好,怕是竹筏撞上埋伏在河道中的机关陷阱了。

正文 第105章 水深十三米

河道下面传来的声音尚未止歇,忽听身后“扑咚扑咚扑咚……”传来一个接一个的落水声,声音的密集程度之高,到最后几乎听不到落水声之间的空隙,好象是先前看到悬吊在河道上空的人俑,全部被铜链放进了水中。

胖子自言自语的骂道:“操他奶奶的,大事不好,怕是那些家伙要变成水鬼来翻咱们的船了。”说完把“剑威”从背上摘了下来,推开弹仓装填钢珠。

我也觉得后边肯定是有异常状况,便转回头去看,然而竹筏早已经驶离了悬挂人俑的那段河道,竹筏后又没有设置强光探照灯,后方的山洞一片漆黑,登山头盔上的战术射灯在这种地方,根本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理论上十五米的照射距离,在把光圈聚到极限之后,顶多能照到六米之内。

().

因为在绝对黑暗的场所,单人用战术电筒的光线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坐在竹筏最后的shirley杨回头望了两眼,也看不清究竟,急声对我和胖子说:“别管后边是什么了,使出全力尽快划动竹筏,争取在被追上之前冲出这段河道。”

我答应一声:“好,全速前进。”打开了前端的探照灯,抄起竹竿,准备用竹竿撑着岩壁,给竹筏增加最大的前进辅力。

不料想强光探照灯凝固般的光柱一射出去,把前方笔直的河道照个通明。前边百余米远的地方,也有一段用铜链悬挂着百余具人俑的地方,探照灯的光线太强太亮,照在那灰褐色的人皮上有钟非常恐怖的效果,更兼那些人俑象无数吊死鬼一样,在河道狭窄的半空中晃晃悠悠,又离得远了,益发使人觉得毛骨悚然。

河道中的机关声再次响起,在空旷的山洞中激起一串回声,只见前边悬吊人俑的锁链纷纷脱落,一具具人俑象是从轰炸机中投出的炸弹,“扑嗵扑嗵”接二连三的落进河水之中。顷刻之间,强光探照灯光柱的前方,就只剩下数百条空荡荡的锁链。

这回几乎可以肯定了,这条修建“献王墓”时运输资材的河道,在安葬完献王后,一定在河中设置了机关,只是暂时还不能确定把那些被做为“恰钡娜速阜沤校怯惺裁疵谩?br />

这回来云南遮龙山,真是出师不利,还没进蛇河的溪谷,就先误入了歧途。这条河道恐怕从汉代之后就没人走过,偏赶上这些天降水量大,把我们的竹筏冲了进来,那条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路线反而失之交臂。

我心中不停咒骂,然而竹筏还在继续前进,前方的河水静悄悄的,甚至没有半点波澜。就好象那些人俑掉到水中,就沉到了底,再没有任何动静。就连有物体坠入水中产生的涟漪似乎也都并不存在。

我以前参加战争的经验告诉我,越是这样平静,其中越是酝酿着巨大的危险与风波。我下意识的把工兵铲抽了出来,这把工兵铲是大金牙在北京淘换来的宝贝,是当年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时期缴获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师的装备,被完好的收藏至今,绝对是顶级工具中的极品,上面还有纪念瓜岛战役的标志。它的价格之高,以至于我都有点舍不得用它,但是这时候也顾不得许多了,心中打定主意,不管一会儿从水中冒出来什么,先拍它一铲子再说。

shirley杨也取出了手枪,打开保险,把子弹顶上了膛。我们做好了准备,便任由竹筏缓慢的向前漂流。现在落入了前后夹击的态势之中,只好沉着应付,待摸清了情况之后,争取能后发制人,没有必要再盲目的向前冲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