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南明工业设计师> 第七十五章 田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田赋(1 / 2)

秦昭找来了几个细心的秦家村村民,让他们用少量湿饭粒和郑家送来的优质火药搅拌,然后搓揉成颗粒状。得到大小不一的火药粒,用过滤筛过滤。再处理颗粒较大的不合格颗粒,把所有火药粒变成同样大小的颗粒为止。

不同颗粒大小的火药要送到插云峰上的火箭实验单元进行实验,找出燃烧时间最长,最能够为火箭提供持续动力的火药颗粒大小。

这也是一个持续实验的过程。

实验的第二天,做实验的秦家村村民就告诉秦昭,湿饭粒的粘合效果没有糯米粒好,用糯米粒能用更少的外部材料做成火药颗粒。

秦昭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从善如流。

秦昭忙完了黑尔火箭的事情,回到秦家村,秦有理说道:“主人,现在秦家村最恼人的一点就是田赋太重。“

“村里共有一千三百多亩田,看上去是不少。但是好多村民为了躲避田赋,把自家的田地献给了其他乡的举人老爷。这些田地献出去以后还是由原来的村民耕作,但是就不再向县里交田赋了,只需要向举人老爷交地租就可以了。“

“而这些投献的田地上本来的地租,就被积压到没有投献的田地上。“

“朝廷所谓的辽饷、剿饷,练饷,看上去也是轻徭薄赋,每亩只加征米六合,八合。但实际上到了地方上,缙绅带着大批投献土地的小民不缴田赋,新增的田赋翻倍,翻几倍,翻几十倍地压在没有投献土地的本分农民身上,这些本分的农民不堪重负啊“

秦昭知道秦有理说的是明末的一个毒瘤。

缙绅不纳田赋

在明末,只要你有了秀才的功名,就可以进衙门和县令交往。一些善于巴结县令的,往往就拜在县令门下,结成师徒之谊。有很多明代的秀才,其“名字“的“字“,也就是”表字“,都是考取秀才后由进士出身的县令取的。

秀才都这样,就更不要论举人了。在明末,举人无论做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是举人,就一律称为老爷。你一旦中了举,县里的胥吏、衙役甚至巡检都要巴结你,抬头仰望你,再不会让你缴纳田赋。

而如果把自己的田地送给举人,田地就可以再不缴纳田赋。如果田地送给举人后,举人仍允许原先田主在原先土地上耕作,收取一些地租,这就把国家的田赋成功变成了举人的收入。

这种现象被称为投献,在明末十分流行。

所以儒林外史里范进一中举,就立刻扶摇直上富裕起来了,什么都没有干,就有四面八方的各种人物给他送田地,这就是投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