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南明工业设计师> 第二十九章 弹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 弹簧(1 / 2)

秦昭站在旁边,开始筹划自己的沙发买卖。

其实即便是在这个时代,沙发也不算什么前所未有的东西。实际上大明朝一直有人使用软垫子垫在椅子上,称为“软铺”,也是官宦缙绅家庭的常用品了。在同时代的欧洲,使用棉花、木棉乃至海绵的软垫子也层出不穷。

但是这些东西都有缺点,最重要的就是这些材料一旦摁压下去了,就极难弹回来。最后屁股还是坐在一小块地方,椅子和身体的接触面积有限。

真正用弹簧提高椅子和人体接触面积的,秦昭做的沙发这是头一回。

但是秦昭的沙发面世后,肯定会有很多人模仿制作。毕竟这种家具的内部构造简单,一拆开来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秦昭唯一的优势是沙发的质量。

这个质量首先靠苏钢保证。那些模仿秦昭沙发的人肯定不舍得用苏钢做弹簧,而是使用普通钢材。那样他们的弹簧质量就远不如秦昭的。其次秦昭知道怎么热处理弹簧,而弹簧的热处理工艺在这个时代基本没人掌握,因为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大规模生产弹簧。所以秦昭生产的弹簧质量会进一步优于竞争对手的。

而秦昭沙发的优势,就靠弹簧的优势了。

不过这种优势实际上是很明显的。试想坐在一个坐下以后就没有什么弹力的沙发上,那种体验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就和直接坐在坍塌的海绵上差不多。而坐在坐下后整个臀部都得到支撑的沙发上,舒适的程度是大不一样的。

秦昭给刘大头下了一牛车钢丝的订单,就离开了铁匠铺。

原材料和技术上的难题都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要准备生产和销售了。

首先要租一个气派的门面。

秦昭这次是准备和层出不穷的仿冒者竞争,所以一开始就要走品牌化,高端化的路线。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和沙发这种可以容易仿造商品的实情不搭。秦昭决定一开始就把品牌打出去,让秦氏沙发的名头传响全城。

沙发这个舶来名词明朝人听不懂,不容易让人联想到这商品的实际模样,秦昭决定将沙发取名为秦氏弹簧软椅。

这个名字一说出来,别人就能想象到坐上去的柔软舒适。

秦昭和秦有理在广州城又转了两天,最后在西关的烟花巷子“红柳街“里找到一个门面。那里刚好有一间邓记绸缎铺子经营不善想转让。这铺子门面三间宽,里面有一进院子五间瓦房,左边挨着一个烟花窑子“窃香楼”,右边挨着广州城最大的勾栏“梅花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