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巨宼逆袭> 第九十一章春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春耕(2 / 2)

叙州大营一切正常,他也就没必要再在这儿耽搁,蓉城平原才是重点,如果把那儿经营好了,大兴军便再也没有缺粮之虞。因此他只在叙州歇了一晚,便又踏上了北上的路程。

下一站是富顺,这个地方在东汉时便开始产盐,以井盐闻名于世,后世有“千年盐都”之称,只因现在兵荒马乱,才导致大多数盐井荒废,李元利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令李元利失望的是,富顺的盐井依然没有恢复,主要是没有人手!老百姓都在政务司的组织下去春耕了,毕竟种田是有季节性的,误了天时老天爷就误你的收成,那就得饿肚皮,而抽卤煮盐什么时候都可以。

一场春雨打断了李元利的行程。几声春雷响过,细如牛毛般的小雨就飘落下来,雾气弥漫,天地之间犹如蒙上了一层薄纱,老百姓和大兴军的将士们却不受影响,仍然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田地间劳作。

现在才二月上旬,离水稻下田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秧苗已经育到秧田里,但整田、耙田也需要大量的人手,丘陵地区的旱地马上要种植土豆、玉米等作物,土地也要耕耘,所以正是农人们最忙碌的时候。

这场春雨一下,道路就变得湿滑,根本不能走远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李元利不顾政务司驻富顺县的官员劝阻,准备带着三百名亲兵一起下到田里去帮忙干活。

李元利取了四川后,并没有对政务司进行改编,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人已经习惯了明朝的官制,贸然改换成后世的机构官职不说老百姓搞不明白,怕连大兴军的将领自已都弄不大清楚。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嫌现在的地盘小,想等过两年多取两省之后再慢慢改编,所以现在还是沿袭明朝的编制,每县设知县一人,县丞、主薄、典史各一人,其他不入流的小吏则由知县任命,只是要报政务司存档。

富顺县令是泸州人,姓胡名之礼,字守一,是上次开科取士选出来的佼佼者,李元利看过他应试的文章和自叙,对农事和政事都说得条条有理,现在看起来,他在这儿做得确实不错。

大兴军进驻富顺之后,就把那些无主的田地全部都收归官有,如果以后有迁徙来的人口再分下去,但现在肯定不能让它们抛荒,这些田地自然就成了大兴军的屯田。

耕种几千亩地,对于有一千余人的一个团来说算得上轻松,这一千余人可全都是壮劳力,没从军前也多是农民,对农事并不陌生,而且军中还有骡马等大牲口,他们甚至还能够抽出时间来帮助老百姓修整水利设施。

既然李元利执意要下田帮忙,胡之礼拗不过也只得答应,便从老百姓中找了一些没有壮劳力或者劳力不够的人家作为帮助对象,一群人扛着农具、赶着牛马,风风火火地出了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