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寒士> 第二百三十八章 风教典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八章 风教典型(1 / 2)

对于骆逋,张忡是名副其实的后辈,本县丰收之际,张忡哪能忘了提着特产去拜访呢?

连日来他走访各个村庄,总算是将这头一年的稻蟹给顺利销了出去,这一年西平县的经济一片大好啊。

他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提上十几只稻蟹,五斗稻蟹米,来到了鹿鸣书院。

虽说是身着便服,可书院中有几个不长眼的会不认识本县县尊父母呢?来往众人纷纷行礼,将他请到了致知居。

听闻张忡来访,骆逋很是高兴,放下琴弦,走出内室。

张忡拱手,恭敬的行礼道:“式仁见过浩然先生。”

骆逋也不托大,拱手道:“式仁来了,快坐吧。”

“是。”张忡笑着坐下,然后对属下道:“将今年的稻蟹和蟹田米给浩然先生看看。”

“是,大人。”下属回了一声,然后两步走上前去,撑开布袋给骆逋瞧。

骆逋垂眸一看,捋须而笑,道:“好啊,今年全大明农田收成了减了几成,恐怕只有西平县民有福啊。式仁你治县有功。”

张忡笑了笑,道:“托浩然先生的福。”

“浑说。”骆逋道:“老夫整日蜗居山上,你托得我甚么福?”

张忡笑道:“这稻蟹种养是沈康提出来的,沈康又是您的门下弟子,怎能说与您无关呢。”

“哈哈哈。”骆逋笑了笑道:“几日不见,你倒是擅辩起来了。”

张忡略有些不好意思,笑着道:“晚辈不敢。”

“不过。”骆逋面色一变,严正的抬眸看向他,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该知道这个道理。”

张忡略想了想,拱手问道:“浩然先生的意思是?”

骆逋道:“应试上,他连夺两元,四月里汝宁府大灾,沈康带领同窗救助了许多百姓,又有今年这稻蟹与蟹田米,他年纪轻轻,怕承受不起再重的声名了。”

张忡凝眸想了想,道:“可这桩桩件件都是出自他手,总不能埋没了孩子的好品行。”

“恩。”骆逋笑道:“并非埋没,只是暂搁,百姓们心中有数,知道这米与蟹从何而来,只待将来有用途之时,再将这份名声激出来。”

他略微笑了笑,斜睨向他,道:“民间老话不是说了,好刀要用在刃上,你明白么?”

张忡沉了一声气,点头应下。

他今日的来意,本是要为沈康向上头请赏,想先来与骆逋商量一番,哪知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堵回来了。

他心知骆逋所言非虚,也念着为沈康留条后路,就此不再提起这件事了。

骆逋门下弟子如此出类拔萃,他哪能不高兴呢?他笑了笑,扬手道:“老许,将螃蟹与米都蒸出来,留张大人在致知居用昏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