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科幻小说>至尊曲> 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道(2 / 2)

;;;;“修行者”是一个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号,似乎距离人们特别遥远,有时又近若咫尺。

;;;;她一直以为,修行是关乎宗教的,于是一想到修行,脑海中便会出现一个场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手持简卷诵经礼忏,在古庙钟声中焚香跪拜叩首……不知不觉,她也开始向往这样的生活,因为世俗的生活太复杂、太累,如果天下有足够多的清净地,估计会有更多人选择出世。当时,东皇明月便已给出世入道修行划了等号。

;;;;有些修道者成为入道弟子之后,在家中便设了神坛、请奉祖师神像、每日虔诚叩拜,无论再忙都会坚持持诵早、晚课,甚至还购置了磬、法器、道袍等,像出家人一样要求自己。

;;;;之后的修行中,一些人开始素食,学会了开口闭口“善哉善哉”、“慈悲”、“功德无量”,还买了几付手串拿在手中随时把玩,甚至在帽子上绣上太极、八卦图,在外人看来,越如此,看起来越像个修行人。

;;;;再后来,修道者购得打鬼棒、降魔棒、道经师宝印,并坚持认为,有了这些法器,鬼魅邪妖便不敢前来造次。

;;;;实际上,这个是修行的第一阶段,大多数修行者也深信如此精进“修行”足以修来“福报”,可以像仙人那样斩妖除魔,可以像纯阳真人那样度化顽人。

;;;;如此约一年以后,每次见到师尊,师尊都说他身上阴气重,似乎有鬼妖跟随。修道者大都大惑不解,因为他们如此虔诚诵经礼忏,且有那么多的法器护身,怎么可能会有鬼魂跟随呢?师尊总会笑而不答,随后画了一道符在其身上,才顿感舒畅许多。

;;;;实际上,那一年多的“虔诚”修行并未让他们的运势有所改善,即使每次祷祝祈求祖师爷保佑自己财源广进,修道者的财运似乎还是遥遥无期。他们有些惆怅、不解,或许修行还不够精进吧。

;;;;不过,在他们看到别的真人修行后,又突然豁然开朗。真人是一个虔诚的修行人,每日诵经,且完全茹素、不沾荤腥,其虔诚的程度让他们有些望尘莫及。

;;;;修道者若归家,他母亲知道他吃全素,因此会在准备晚饭的时候,特意为他准备素食,其他人则吃肉荤。

;;;;他们回来后跟师尊分享了此事,并感恩母亲尊重并支持他的修行。师尊听完后,直言不讳:“徒儿,你不孝呀。!你只顾自己的修行,竟然给你年过七旬的老母带来这么多不便,你这是修行吗?老母尚不能奉养,还妄谈修行?”作为修行者的徒儿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恐怕连他的师尊也会感觉自己语气有些重。

;;;;他们静静的思考了几天,然后,似乎明白了什么。或许,修行不仅仅在于外在的改变,更在于与灵魂共处。

;;;;真正的修行是内求的,与愤愤不平的内心和解,说服自己放下欲望。独处时,真正地和自己在一起,认真端详自己的内心,若有灰尘,轻轻的将它拂去。

;;;;若人真正地走入内心,便会看到不同的思绪在激烈的争斗,会看到阴森恐怖的鬼脸,会看到慈悲和善躲在角落里无奈的看着滚滚红尘。

;;;;然后,修行者们开始放下浮于外的各种形式,做晚课时,就是在做晚课,仿佛身处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与众仙人诸神灵听元始天尊讲法,每当此时,他们的心中油然而生向道之心;然后在八骞林下七宝台中看到了“诸地狱之中,恶鬼穷魂,日以继夜,受种种苦恼,五体怀烂,饥餐猛火,渴饮融铜。足履刀山,身负铁杖,遍体流血,悲号彻天。”

;;;;也许,诵经礼忏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每天按时、按流程做完早、晚功课,更不是作秀,而是真正地借助祖师爷的法眼照见欲海。可惜的是,这一点是在他们修行那么长时间之后才幡然悔悟。

;;;;有一个老道长跟修道的徒儿说:他以前见到什么神像都想往神坛上供奉,因为有人跟他说过,供的神祇越多,就会得到神灵的保佑。所以,他的神坛上供奉了各路神灵。

;;;;后来人问他:“你供了这么多神灵,财运也应该很好吧?”

;;;;他说:“好才怪!这两年是我人生中最不顺的时候,可能是还不够虔诚吧。”

;;;;别人说:“你太注重形式了,真正的供养是心,然后像神灵一样度人。”其实,只有把神灵放在心里供奉,才能走进大道。

;;;;当这些修道者放下名、利、财、色等外在的虚饰,他们便能彻底与道合一。

;;;;实际上,修行是找回本心的过程。这个过程,修道者将其称为“招魂”。每天给自己一点点时间,跟着心走,看看它想干什么,然后把它们一个个招回来,直到将所有贪心、嗔心、痴心、妄心悉数招回后,就会进入一种清净状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