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安娜·卡列尼娜> 第十七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1 / 2)

奥勃朗斯基的境况很窘迫。

卖树林所得的钱已花去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以九折向商人预支现款,几乎也预支光了。那商人再不肯多付一文钱,陶丽去年冬天又曾公开声明,她自己享有产权,拒绝在出售最后三分之一树林而领得款项的协议书上签字。他的薪水全部用作家里日常开支和偿还无法拖延的零星欠款,现在他确实囊空如洗了。

这种境况使人觉得很不痛快,很不体面,奥勃朗斯基再也无法容忍了。他认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他的年俸太少。他的官职在五年前还算不错,如今却微不足道了。彼得罗夫任银行行长,年俸一万二;史文吉斯基当公司董事,年俸一万七;米丁是创办银行的董事长,年俸五万。“看来是我自己睡大觉,人家也把我给忘了。”奥勃朗斯基自怨自艾地想。他开始时时留意,处处打听,到冬末就窥察到了一个肥缺。他通过亲戚朋友先从莫斯科发动攻势,到春天时机成熟,又亲自出马。直闯彼得堡。这一类差事,年俸多少不一,从一千到五万,既安闲舒适,油水又足。近年来这种位置增加了几倍。这就是“南方铁路银行信贷联合公司”理事的职务。这项差事,也像其他类似的差事一样,需要渊博的知识和强大的活动能力,因此很难找到兼有这两种长处的人材。既然找不到这种理想人物,那么物色一位正派人来担任总比一个不正派人要好些。奥勃朗斯基不仅是个一般所谓正派人,而且是个名副其实的正派人。这里所谓正派,也就是当时莫斯科上层流行的说法:正派的事业家啦,正派的作家啦,正派的杂志啦,正派的机关啦,正派的流派啦,意思是说人或者机关不仅正派,有时还敢于顶撞政府。奥勃朗斯基出入于流行这种说法的上流社会,被公认为是个正派人,因此他弄到这个差事的希望比别人大。

这个差事年俸有七千到一万卢布,还可以不放弃原来的官职而兼任。奥勃朗斯基谋得这个差事的关键在于两位部长、一位贵妇人和两个犹太人。这些人都已疏通好了,但奥勃朗斯基还得亲自到彼得堡去走访一下。此外,奥勃朗斯基还答应妹妹安娜从卡列宁那里取得离婚的明确答复。他向陶丽要了五十卢布,就动身到彼得堡去了。

奥勃朗斯基坐在卡列宁的书房里,听他宣读《俄国财政衰落的原因》的报告,一心希望他早些结束,好谈谈他自己和安娜的事。

“是的,意思很正确!”当卡列宁摘下他那副看书非戴不可的夹鼻眼镜,询问地望了望原来的内兄时,奥勃朗斯基说,“这些细节也都很正确,不过现在的要旨毕竟还是自由。”

“是的,但我要提出另一个要旨,包括自由在内。”卡列宁说,特别强调“包括”两字,接着又戴上夹鼻眼镜,想再读一读报告中有关的段落。

卡列宁翻着字迹清秀、两边空白很宽的手稿,又读了那个说服力很强的段落。

“我不赞成关税保护政策,倒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集体福利——对下层阶级和上层阶级一视同仁,”他说,从夹鼻眼镜上面瞧着奥勃朗斯基,“可是他们不理解这道理,他们只关心个人利益,爱说空话。”

奥勃朗斯基明白,卡列宁一谈到他们——就是那些不愿意接受他的计划,造成俄国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的思想和行为,他的话就快结束了,因此情愿放弃他提出的自由的重要性,表示完全同意他的意见。卡列宁住了口,若有所思地翻阅着手稿。

“哦,顺便说一下,”奥勃朗斯基说,“你若有机会见到波莫尔斯基,请你对他说说,我很愿意担任‘南方铁路银行信贷联合公司’理事的职务。”

奥勃朗斯基对这个垂涎已久的差事说得多了,因此讲得十分利落,毫无差错。

卡列宁向他详细打听了这个新成立的理事会的业务,沉思起来。他在考虑这个理事会的业务同他的计划有没有抵触。但是,由于这个新机构的业务很繁杂,他的计划涉及面又广,他无法一下子做出判断,就摘下夹鼻眼镜说:“当然,我可以对他说说,不过,你究竟为什么要谋这个差事啊?”

“年俸优厚,差不多有九千卢布,而我的经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