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1 / 2)

主人回到家里已经五点多了,有些客人也来了。他和同时到达的柯兹尼雪夫与彼斯卓夫一起走进门来。这两个人,正像奥勃朗斯基说的,是莫斯科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两人在性格和智力上都很受人尊敬。他们相互也很尊敬,但几乎对一切问题的看法都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倒不是因为他们的观点属于对立的两派,恰恰是由于属于同一个阵营(他们的论敌就把他们混为一谈),但在同一个阵营里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天下没有比在半抽象的问题上意见分歧更难调和的了,因此,他们不仅从来没有意见一致过,而且早就惯于心平气和地嘲笑对方无法改正的谬误。

奥勃朗斯基赶上他们的时候,他们正谈论着天气走进门来。客厅里已经坐着奥勃朗斯基的岳父老公爵、小谢尔巴茨基、土罗甫春、吉娣和卡列宁。

奥勃朗斯基一眼看出,客厅里缺了他,局面就很尴尬。陶丽穿一件华贵的灰绸连衫裙,愁眉不展,因为孩子们得在育儿室里单独吃饭,丈夫不在,她又没有办法使客厅里气氛融洽些。大家都规规矩矩地坐得“像牧师太太做客”(照老公爵的说法),显然都弄不懂他们到这儿来干什么,只是为了避免冷场,勉强挤出一两句话来。敦厚的土罗甫春显然感到很不自在,他一看见奥勃朗斯基,厚嘴唇上就浮起微笑,仿佛在说:“嘿,老兄,你把我放在一批有学问的人中间啦!让我到‘花花世界’ 去喝一杯,那才有劲呢。”老公爵默默地坐着,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斜睨着卡列宁。奥勃朗斯基明白,老公爵一定想出了一句什么妙语来形容这位大人物——他就像鲟鱼一样是让客人在宴席上共享的。吉娣望着门口,故作镇定,使自己在列文进来的时候不致脸红。小谢尔巴茨基还没有同卡列宁正式介绍过,竭力装出毫不在乎的神情。卡列宁遵照彼得堡的习惯,同贵妇人一起进餐总是穿燕尾服,系白领带。奥勃朗斯基从他的脸上看出,他来赴宴纯粹是为了践约,他坐在这群人中间是在尽痛苦的义务,其实他是奥勃朗斯基到来以前制造冷气,使所有的客人冻僵的罪魁祸首。

奥勃朗斯基走进客厅,向大家道歉,说他被一位公爵——这位公爵永远是他迟到早退的替罪羊——留住了,接着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人相互介绍认识了,又把卡列宁同柯兹尼雪夫拉在一起,鼓动他们讨论波兰的俄国化问题。他们立刻就同彼斯卓夫一起抓住这个题目议论起来。他拍拍土罗甫春的肩膀,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好笑的话,让他坐在妻子和公爵旁边。然后他对吉娣说她今天很漂亮,又把谢尔巴茨基介绍给卡列宁,一会儿工夫,他就把这个社交界面团完全糅匀了,客厅里活跃起来,洋溢着一片笑语声。只有列文一个人不在。但这样也好,因为奥勃朗斯基走进餐室,惊奇地发觉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不是从列维 而是从德普雷 买来的,他就吩咐车夫立刻赶到列维去重新买过,自己又回到客厅里。

他在餐室门口遇见列文。

“我没有迟到吧?”

“你不会不迟到!”奥勃朗斯基挽住他的手臂说。

“客人很多吗?有些什么人?”列文不禁涨红了脸,用手套拂去帽子上的雪,问。

“都是自己人。吉娣也在。来吧,我给你介绍一下卡列宁。”

奥勃朗斯基虽然自由主义思想很浓,但他知道人家同卡列宁认识是会觉得很荣幸的,因此要让所有这些好朋友都分享这份荣幸。但列文此刻却无心同卡列宁认识。自从他遇见伏伦斯基那个难忘的晚上以来,他没有再见到过吉娣,如果不算那次在大路上看见她一眼的话。他从心底里知道,今天晚上他会在这里看见她。但为了使自己的思想不受这事束缚,他竭力不去想它。现在呢,他分明听说她在这里,顿时感到又惊又喜,简直连气都喘不过来了。他说不出他想说的话。

“她现在是什么样子,什么样子?像从前一样呢还是像马车里那样?陶丽说的要是真话,那该怎么办?又怎么会不是真话呢?”他心里琢磨着。

“哦,请你给我介绍一下卡列宁吧!”列文好容易才说出这句话来,鼓足勇气迈步走进客厅。他看见了吉娣。

吉娣既不像从前那样,也不像马车里那样,她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她惊惶,畏葸,羞怯,因此也更加迷人。列文走进屋子的一刹那,吉娣就看见了他。她正在等他。她很高兴,高兴得心慌意乱,以致当他向女主人走去而又瞟她一眼时,她自己和他,还有看到这一切的陶丽,都觉得她会忍不住哭出来。她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木然不动,只有嘴唇在微微哆嗦,等他走过来。列文走到她跟前,鞠了一躬,默默地伸出一只手。要不是她的嘴唇在微微哆嗦,眼睛因为潮润而更加明亮,她说话时的微笑就会显得十分安详。

“我们好久没见面了!”吉娣说着用冰凉的手毅然握了握他的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