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安娜·卡列尼娜> 第二十七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1 / 2)

“哼,要不是舍不得抛弃长期经营的事业……花了那么多心血……我早就把它丢掉,卖掉,像尼古拉·伊凡诺维奇那样一走了事……去听听法国歌剧。”那个地主的苍老而聪明的脸上浮起愉快的微笑。

“可是您始终没有把它抛弃哇!”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史维亚日斯基说,“可见还是有好处的。”

“好处只有一点,就是可以住在自己家里,不吃人家的饭,不受人家的气。再说,总希望农民将来会变得文明一点。可是,说起来您也许不会相信,他们就知道酗酒,放荡!他们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分家,分得没有一匹马,没有一头牛。他穷得快饿死了,可是您去雇他来干活呢,他就会给您捣蛋,还要去向调解法官申诉。”

“那您也可以向调解法官申诉哇!”史维亚日斯基说。

“我申诉?我才不干呢!准会弄得流言蜚语满天飞,谁还高兴去申诉!譬如在饲养场,他们预支了工资,跑了。调解法官能拿他们怎么办?把他们释放了。只有乡法院和乡长才能维持秩序。乡长照老规矩鞭打他们。要不是那样,你只好抛弃一切,跑到天涯海角去了!”

这个地主显然在嘲弄史维亚日斯基,但史维亚日斯基不仅不生气,反而觉得他这人很好玩。

“可是我们管理我们的产业并不用那一套,”他笑着说,“我也好,列文也好,他也好。”

他指指另一个地主。

“是的,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也在经营,可是您问问他,情况怎么样?难道那样的经营合理吗?”这地主说,显然故意用“合理”这个词。

“我经营的方式很简单,”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说。“感谢上帝。我经营的方式就是到秋天付税以前把钱准备好。农民们跑来:‘啊呀,老爷,爸爸,救救命吧!’唉,都是自己的邻居农民,可怜哪。唉,我就给他们垫付了三分之一,同时对他们说:‘记住,孩子们,我帮了你们的忙,以后如果有需要,你们也得帮我的忙:种燕麦也好,割草也好,收麦子也好。’同时讲定每户出多少劳役。他们中间也有没良心的,这是事实。”

列文早就熟悉这种宗法制作风,同史维亚日斯基交换了一下眼色,打断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的话,又同那个留灰白胡子的地主说话。

“那您认为该怎么办?”他问,“现在应该怎样经营呢?”

“嗯,就像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那么办嘛,或者收成对分,或者租给农民;这样办是行的,可就是毁了国家的总财富。我的土地用农奴劳动可以收种子的九倍,可是用对分制只能收三倍。解放农奴把俄国给毁了!”

史维亚日斯基眼睛里含着微笑对列文瞧了瞧,甚至露出一种隐约可辨的嘲弄神气;但列文并不觉得那地主的话可笑,他了解他们,超过了解史维亚日斯基。那地主继续说下去,反复证明为什么解放农奴毁了俄国,列文觉得他的话很对,对他来说很新鲜,是驳不倒的。这地主说的显然是他个人的想法,这是很难得的。他有这种想法,并非头脑闲着没事胡思乱想的结果,而是由于处在这种生活环境,由于过着与世隔绝的乡村生活,并且经过反复思考才产生的。

“您要明白,问题在于,一切改革都是强制推行的,”他说,显然想表示他并不缺乏教养。“您只要看看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和亚历山大皇帝的改革,或者看看欧洲的历史就行了。特别是农业方面的进步。就说马铃薯吧,在我国也是靠强制才推广的。从前连木犁也不用。木犁恐怕还是封建时代输入的,而且一定也是强制推广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地主,在农奴解放前就采用了各种改良农具,又是烘干器,又是扬谷机,又是肥料车,这种种农具我们都是强制推广的。农民们先是反对,后来就学我们的样。一到废除了农奴制,把我们的权力给剥夺了,我们的农业原来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如今又落后到最野蛮、最原始的状态。我是这样看的。”

“这怎么会呢?既然是合理的,你们还是可以照样雇人干活呀!”史维亚日斯基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