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承德围棋故事> 第902章 首访赤峰(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2章 首访赤峰(7)(2 / 2)

;;;;个人对待错误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一是明白为什么会犯错误——清楚错误的原因才能举一反三、自我完善,不犯同类错误;

;;;;二是仅仅明白什么是错误——一个不明白为什么会犯错误的人,也只能做到不犯自身过去同样错误;

;;;;三是什么是错误也不明白——一个连是非都分不清的人,必然会不断重复犯自己过去同样错误。

;;;;人的最高境界是能从别人所犯的错误中学习,不但不重复犯自己的同类错误,而且还少犯前人或别人的同类错误,这个人一定会成为大觉大悟的圣人。

;;;;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相当于别人交学费你来学习,降低自己的人生成本。

;;;;人若仅仅是分不清错对,这个人还尚可医治;但若到了是非颠倒的地步,明明是错,还要将其合理化,那就不可救药了。

;;;;人生最糟糕的错误就是犯同样的错误,最可怕的错误就是将错误变成习惯。

;;;;错误固化成习惯和习惯性的错误,是一个人生存的死穴,思想和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改变,可以说习惯决定命运。

;;;;左丘明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一个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不犯错误是反常的;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最可怕的是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并固定为习性。

;;;;决定个人命运的应当是习性而不是性格——习性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犯不犯错误,而在于如何对待已犯的错误。

;;;;不但要“过则勿惮改”,而且还要从“过”中悟出教训,不断反省,少犯同类的“过”,不犯重复的“过”,从“过”中不断完善自我,善莫大焉。

;;;;请记住:一个人的自我完善机制远比自身完美无缺更重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难道圣贤就无过了?

;;;;这仅是孔子对圣贤的理想化,即使圣贤,也会有“过”。

;;;;圣贤与非圣贤的区别在于会不会犯同类错误,最重要的是圣人能分析“过”的原因,能举一反三、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不犯自己的同类错误,而且还少犯别人同类错误。

;;;;失败之所以是“成功之母”,那是因为有反省和修正机制。

;;;;不知道为什么失败的人永远都是失败。

;;;;那种自认为“都没错”的人,恰恰是错误的开始。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吾日三省吾身。”

;;;;李世民的“以人为鉴…”包含着三层意思:

;;;;一是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你能虚心接受改正;

;;;;二是从别人所犯错误中悟会出教训,自己不犯同类的“过”;

;;;;三是从别人的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见贤而思齐。

;;;;所以,唐太宗才能成为圣明的君王。

;;;;“不犯同类错误”的实质是体现一个人自我完善、适应环境和学习能力。

;;;;圣贤也同样需要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自我完善机制使人生不断趋向完美的理想境界——就如孔子说的“圣贤”。

;;;;上述的“不犯同类错误”、左丘明的“过而能改”、曾子的“三省吾身”、唐太宗的“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还有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些都属于“平衡方法”中的“负反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